股市上涨大逻辑渐变 看好国企改革和PPP主题
近期楼市方面的很多政策调控引起大家关注,节后的上涨让很多人把楼市的调控和股市的上涨之间进行关联,期待关上地产门,打开股市窗,也就是期待楼市的资金流入股市。因为2015年6、7月份,股市开始出现大幅调整的时候,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一跃而起,然后接着就是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大涨,再后就是二线房地产市场大涨。那么现在地产调控了,有没有可能挤出资金流入股市?
历史上看,国内房价和股市有一定的此消彼长效应,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资金溢出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从过去三轮房价下行周期看:2008年8月、2014年5月均是“房价下跌——货币进入宽松周期——股市上涨”;而2011年9月开始房价下跌,但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股票市场同期持续下跌,跷跷板效应并未实现。
回到本轮,有四大原因使增量资金入股市受到制约:第一、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取向转向中性,流动性拐点、贬值升温、资金外流共振下宽松预期消退,流动性供给增量减少;第二、2015年牛市与2016年房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杠杆资金撬动,当前监管趋严打击资金杠杆、抑制资产泡沫,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投机性资金腾挪规模有限;第三、市场、国家队、监管机构的博弈深入将持续消耗场内流动性,外加资金对港币资产相对价值上升的青睐以及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对存量带来进一步的收缩压力;第四、从风险偏好来看,外围意大利公投、美国大选、英国脱欧谈判疑虑未消,地产见顶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叠加国内资产挤泡沫循序渐进,内外潜在事件冲击持续制约风险偏好。
此外,货币宽松只是股市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股市趋势性上涨还得有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得有能够引导投资者入市的重大逻辑。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导致流动性大幅增加,2014年中改革逻辑启动,这两次大行情均是在货币宽松大背景下,然后各有以上大逻辑出现才使得股指大涨翻番。
如果以上制约因素不消退,另外不出现新的更大上涨逻辑的话,市场还是可能会延续我们一直讲的不乐观不悲观,折磨人的震荡格局。但是,事情正在悄悄起变化。房地产政策调控必然会牵引GDP增速下行,为此有两大政策进行对冲以维持GDP增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第一是国企改革提速激发经济活力。9月28号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题会,激起了市场对国企改革提速的预期以及坚决推进的信心,上周中国联通的两次冲击涨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新的催化剂因素不断出现会刺激混改板块反复活跃。尤其国庆节期间深深房与恒大集团重组方案再辟国企改革新标杆,值得重点关注。
国企改革大逻辑曾经带来大牛市,未来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只有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提速使这一大逻辑可能在股市里再次焕发生命力,国企改革板块必须持续重点关注。
第二是我们之前反复提到的财政发力方向PPP+主题。市场只看到了第三批通过项目的总投资额低于此前申报的总投资额,但我们看到的是本次通过率(48%)显著高于第一批的(25%)和第二批的(26%),而通过率的显著提升是因为第三批申报项目更加优质,并且都是增量项目。
我们认为,短期货币政策空间收敛,地产小周期进入尾声,PPP+基建补短板将是市场未来两三年的投资主线。新增的第三批示范项目本身更优质,又是首批国家级项目,将得到政策最大的支持,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的认可,也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有利于发挥引领作用提高PPP项目整体落地率。PPP主题的六大方向:1、PPP+轨交;2、PPP+园林环保;3、PPP+海绵城市;4、PPP+园区开发;5、PPP+地下管廊;6、PPP+配电网,值得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