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中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阐述引起金融业热议。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兴业银行秉承专业、合规、效率的宗旨,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对金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银行业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对此,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认为:“银行自身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执行“专业、合规、效率”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陶以平认为,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仅要依靠国家层面科学务实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构建更加完善、可以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等宏观条件,更重要的是银行自身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执行专业、合规、效率,力求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以此确保自身始终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航道中。
“银行业只有通过提高专业能力、内控水平和运营效率,才能在新常态中有所作为,在回归本源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陶以平如是表示。
该行始终将风险管理作为生命线牢牢把握,将强化风险管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将安全性、流动性提到更加重要位置,对服务实体经济不够直接的业务及时调整,另一方面,根据监管精神,在全行系统认真组织开展“三三四”“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全面提高各项业务的内控合规水平。同时,不断优化资产质量管控的激励约束机制,资产质量总体企稳向好。
该行今年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专业化经营,减少管理层级和内设部门,并通过业务流程优化,有效提高了经营效率。上半年企业金融、零售、投行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审查环节的平均耗时较去年大大缩短,客户体验得到较大改善。
在此基础上,兴业银行充分发挥集团综合化、多牌照经营优势,利用境内外多元金融市场资源,为实体企业提供跨市场、多产品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今年前9个月,兴业银行承销债券342只、金额2493亿元,继续位居同类型银行首位、全市场第二位。据测算,该行2016年承销的债券可为企业节省财务费用70多亿元。
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行严格控制和持续压缩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规模,截至9月末,该行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较年初下降4.75%。同时,该行加大对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以及基建、交通、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平稳发展。
以该行参与发起的福建技改基金为例,截至9月末,已累计签约企业69家,签约总额超过80亿元,撬动技改总投资达656亿元,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约2.4亿元。
在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该行搭建涵盖“小微三剑客”等在内的小微专属产品体系,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9月末,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42亿元。
多元融资渠道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绿色金融领军者,多年来该行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和资源投入,运用基金、债券、信托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完善融资产品体系,重点支持生态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浙江省“五水共治”,福建省“洁净蓝天”等绿色工程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为10000多个客户和项目提供了超过1.3万亿元的绿色融资,绿色融资余额为6451亿元。
该行积极推动赤道原则落地,降低项目实施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截至9月末累计对1010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342笔,所涉项目总投资14572亿元。
截至目前,该行率先与贵州、浙江、江西、新疆四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十三五”期间为上述四省(区)合计提供各类绿色融资2500亿元,支持当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该行还积极通过“融智”支持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参与多项绿色信贷政策的制定工作,为7个国家级碳交易试点地区、9个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提供交易制度设计咨询,并参与绿色金融试验区方案和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