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收购大西洋银行”是虚构的
“他在美国的事是否属实,我们也没必要去查,因为只是吹吹牛,没有构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如果是在温州没有实业,公司是皮包公司的话就有问题了。”章迅挺表示,他们会高度关注此事,已经将这些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领导也已知道这个事情,但现在还没有批示如何行动,如果要查,会由工商和税务部门去查。
就林春平当上政协委员一事,章迅挺认为肯定是走了程序的,据他的了解,林春平在温州的公司并不完全是空壳,具体多少税费还没去查,只是听有企业家说他的纳税额也有几百万,并不是拿收购美国的银行来诈骗,如果对温州税收有贡献,当上政协委员也是有可能的。(潇湘晨报)
温州商人收购美银行虚假消息折射民间资本尴尬
不少批评的声音指责,林春平损害了温州商人形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林春平透露,自从他收购银行的消息传开,至少有上百人向他咨询过如何收购境外银行的经验。有评论人士指出,温州人收购美国银行一事虽然被证明是虚假的,但却映衬出民间资本在国内无处可投的尴尬处境。
在消息传开之初,已有学者表示,林春平的“成功”很可能引发资金雄厚商人的效仿,容易造成资金外流,中国应推进相关改革,给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更明确表示,林春平收购行的启示是,国内中小金融机构要加快改革,不能把它们“逼”出去发展,否则就会有大规模资金外流的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两会”分组讨论会上表示,希望能够放开金融准入,特别是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郭广昌表示,现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使用上不成比例。国有企业都有国家信用作背书,所以在融资方面的代价就低。他希望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降低银行的垄断利润,也希望缩小存贷款利差,为中小企业减少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认为,希望政府要特别鼓励扩大民间资本向金融业流动,特别是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去年以来,江浙两地的民间借贷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民间投资方面衍生出来的问题。正是由于民间投资道路不畅,原有的民间流动资本只能流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宜疏不宜堵。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既是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范围的重要方面,又是有效解决民间投资融资难的有效途径,而当前应加快出台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具体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建议,放宽民营资本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入,通过优化银行组织结构,改变大银行较多、小银行较少的情况,满足融资需要。
老话题亟待“春雨”
实际上,金融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颁布“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两年过去了,金融业对于民间资本仍旧存在透明的天花板。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因为没有细则,新旧“36条”都很难发挥作用。
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去年净利润达到1.0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75亿元,商业银行年平均每天赚约28.5亿元,可谓暴利。我国的银行业虽然上市之后进步不小,但其成长仍旧依赖保护,尤其是利率与行业准入的保护。这使得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植仍旧不够,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仍旧无缘进入金融业,直接导致银行利润高得畸形,而民间资金无处可投,地下金融畸形发展,问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