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净利润突破6000亿 加大扶持实体经济
此外,年报显示,4大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比去年末呈上升趋势。除了尚未开新闻发布会的中行之外,其余3大行均表示2012年不会再进行股本融资。
实体经济真实需求并未萎缩 须拓宽渠道、创新工具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
2012年前两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担忧,实体经济产生的真实信贷需求或在减少。对此,工行行长杨凯生予以否认。杨凯生称,到2012年2月末为止,工行贷款投放1655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53亿元,看不出贷款减少的趋势。“到上周末,工行今年的贷款投放是2073亿元,而去年同期是2065亿元。所以我们得不出贷款有效需求已经萎缩的结论。”
中行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随着春节后企业开工、融资平台贷款相关政策明朗,信贷需求会有所恢复。当前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存款较快增加,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将增强;同时,银行业信贷额度按季分配和全年安排方式,将给未来几个月银行放贷带来动力。
对于信贷投放,4大行均表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把握信贷投放的规模和节奏,以满足实体经济中所产生的有效信贷需求。还要发挥信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中行行长李礼辉表示,在产业方面,中行将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此外,持续推动保障民生、扩大内需、海洋经济、文化产业、碳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从区域上考虑,2012年,中行将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确保中西部地区公司贷款余额占比持续提升。
杨凯生说,工行将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到2014年,贸易融资贷款要占到工行公司贷款的21%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则要占到工行公司贷款的60%以上。”
年报显示,4大行在支持小企业方面均大大高于整体贷款平均增速,中行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62.34%;建行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公司类贷款增速12.8个百分点;农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4.8%;工行小微贷款增幅达到46.1%,是工行人民币贷款平均增幅的3.5倍。
不过,4大行的客户一直以大型企业为主,贷款产品设计不足,而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小微企业,要求多样化的信贷品种。
郭田勇表示,企业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具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要针对行业特点,量体裁衣设计产品,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按照银行业本身的规律办事,推动产品研发和结构调整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除了信贷以外,商业银行要拓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渠道和领域,运用好信托、租赁等工具。
郭田勇说,为了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未来银行业准入门槛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在前期试点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未来更大幅度地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中小银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业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