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须设定安全阀
■杨国英
在酝酿测试4年之后,支撑人民币全球流动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10月8日,央行宣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上线,CIPS将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人民币国际化大战略的背景之下,结合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的现实需求,评估和考量CIPS正式上线的意义,毫无疑问是相当重大的。
首先,CIPS相比此前的“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大幅减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中间环节,无论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境外直投,还是对于境外市场参与我国贸易投资,其效率均会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我国央行主导CIPS的推出,还有助于夯实我国金融和货币安全,通过人民币进行贸易投资的市场参与各方,从此可以不再依赖国际银行间结算工具,这可以避免包括地缘政治纷争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人民币结算风险。
CIPS正式上线将提升金融效率和夯实金融安全,这很容易理解。打个通俗的比方,CIPS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好比是“高速公路”,人民币跨境流动好比是车来车往,相比此前存在交叉路网和红绿灯的二级公路,人民币在CIPS这条高速公路显然可以跑得更快,而且基于高速公路的流畅路况和无交叉路网,就事故发生频率而言,也要远比二级公路少得多。
但是,在认同CIPS势在必行的战略大前提下,基于审慎的原则,为了确保CIPS良好的初衷结成善果,我们还有必要未雨绸缪,就CIPS技术系统稳定性、人民币汇率稳定性以及人民币跨境交易流量进行评估和测试,以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不确定风险。
首先,CIPS作为承载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在线通道,其技术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好比路质之于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如果是行驶速度普遍不快的二级公路,即使路质不平乃至局部路面坑坑洼洼,纵然不利于车辆行驶,但也不至于会因此发生群体性安全事故。可是,如果在行驶速度超快的高速公路,即使是一些小坑小洼,也极可能会导致群体性的车辆追尾事故。具体到CIPS而言亦是同理,其技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说,要么不出事、要么出大事。如果说此前的“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尽管其人民币支付结算的效率较低,但不可否认其发生技术层面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很低,而在升级为CIPS之后,因其跨境支付结算的“高速公路”特征,对其可能存在的技术系统不稳定以及不确定的外部干扰和攻击,我们必须尽可能全面避免、并设定好安全阀。
其次,CIPS上线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所起到的强大助推力,还需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为定海神针。对此,很容易理解,基于CIPS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高效便捷,境外机构以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以及持有人民币的愿望,无疑会更加强烈。但是,假设人民币汇率不甚稳定,短期内如果升值过快,在外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之下,经由CIPS的超快速反馈,很容易导致境外资金瞬间涌入,从而急速推高国内资产价格并影响贸易出口,相反,短期内如果人民币贬值过快,同理,亦会造成境内资金瞬间非正常、甚至非法大规模出走,这同样会对国内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造成系统风险。
诚然,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对资本进出的反馈性,并不因是否推出CIPS而发生改变,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经由CIPS的加速器特征,会使得我国货币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政策应对时间、实体经济也缺少必要的消化期。故而,在CIPS正式上线后,针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额度,起码在短期内我们仍有进行总量限制的必要、且操作思维相对保守些为好,而切不可好大喜功将限额敞口放得过大。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人民币汇率以及人民币利率加速市场化改革并全面对标主流资本市场之下,我们既要秉持既有的市场化改革思维,更要强调“小步快走”的务实心态,在技术安全防控体系以及其他不确定风险的预案设定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以避免在具体实践中出现适得其反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