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光大等四银行不良率下降 交行净利增速垫底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1日讯(记者华青剑)16家A股上市银行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已披露完毕,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仍然徘徊在1%左右。值得关注的是,浦发银行净利润增长24.37%,在16家上市银行中拔得头筹。而交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0.51%,排名垫底。
不良方面,不良率最高的仍然是农业银行。不过,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这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下降,截至一季度末,分别为1.40%、1.53%、1.11%、0.91%。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末工行、中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41.21%和149.07%,低于银监会150%的监管红线。此外,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51.24%和152.13%,逼近红线。关于150%的监管红线,安永金融服务部合伙人姜长征认为,关键还是要看监管机构根据整个银行业整体的趋势,对这样的标准做出一个判断来实施调整。
一季度上市银行赚3643亿元 交行净利增速最低
统计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共实现净利润(归属股东)3643.54亿元,净利润增速最低的是交通银行,为0.51%;其次是工商银行的0.59%,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则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4.37%、19.49%、15.90%。
详细来看,今年一季度,国有大行净利润仍然徘徊在1%左右。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工行净利润747.64亿元,同比增长0.59%;农业银行为546.88亿元,同比增长1.06%;中国银行为466.19亿元,同比增长1.70%;建设银行净利润为679.52亿元,同比增长1.41%;交通银行为190.66亿元,同比增长0.51%。
此外,多数银行净息差明显缩水。数据显示,交通银行净息差为2.01%,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97%,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兴业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至2.13%。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则披露了净息差环比变动情况,其中,南京银行净息差2.57%,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宁波银行净息差2.2%,环比降低0.18个百分点。
四家银行不良率下降 工行、中行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红线
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资产情况都保持了稳定,不良贷款率微增仍是主旋律。截至一季度末,有10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15年末继续上升,有2家(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持平,4家(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下降。其中,其中,不良率最高的仍是农业银行,一季度,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87.56亿元,不良率为2.39%。其次是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81%。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末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41.21%和149.07%,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5.13和4.23个百分点。低于银监会150%的监管指标红线。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也分别下降4.33和1.50个百分点,为151.24%和152.13%,逼近红线。
平安证券的研报分析认为,工行、中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突破了150%的监管标准,这基本符合我们在年报前瞻中的判断,虽然目前监管尚未正式表态,但预计年内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下调为大概率事件,这也符合逆周期监管政策思路,大行的拨备计提压力将有所缓释以维持净利润正增长。
安永金融服务部合伙人姜长征认为,关键还是要看监管机构根据整个银行业整体的趋势,对这样的标准做出一个判断来实施调整。商业银行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基于审慎的原则计提足有的拨备。
“十三五”上市银行面临新机遇
安永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15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除了抓住供给侧改革和国家战略实施贷款的机遇以外,混合制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国有银行的发展动力,而投贷联动等政策的实施也将给上市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短期内,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落后产能的出清必然伴随着风险暴露的加速,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仍然较大。但长期来看,风险预期正边际向好。一方面风险的加速暴露,将使得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的主观印象改善。另一方面,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将使得银行的不良化解手段逐步丰富。此外,混业经营的窗口也即将开启,银行的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背离周期。
广发证券的研报认为,展望今年的经营发展趋势,息差收窄,资产质量继续寻底,利润增速放缓是相对确定的因素,其中息差表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速与拨备支出的变化成为银行业绩分化的主要原因。资产质量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将带来持续的不良反弹,资产质量将加速寻底,由于不良反弹普遍滞后经济数据至少半年,预计伴随经济阶段性企稳,不良拐点预期或将产生于年末。
附:上市银行2016年一季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