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推“信用分”抢滩征信领域
提到个人征信,或许不少市民会想到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但这仍停留在个人征信的“1.0时代”。这样的时代里,因为没有第三方征信机构,市民只知道向银行借钱时,不再需要提供一系列证明材料,银行根据个人信用报告审核即可。
2015年1月,央行公布包括腾讯征信在内的个人征信8家第三方机构,满足个人征信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标志着个人征信“2.0时代”的到来。
近日,央行征信管理局向各大征信机构下发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下称《草稿》),其中对信息采集、信用使用以及征信产品进行了规范。
在此背景下,除首批申请牌照的8家民营征信机构在摩拳擦掌,一直肩负着管理个人信用功能的传统银行业也亮出了自己的“抢滩计划”,广发、浦发、招行等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基于银行账户的“信用分”,让个人征信领域有了“新玩法”。
发牌前先立规??采集信息须本人同意
你名下有几张信用卡,是否有逾期还款?你5年之内是否欠税?你之前是否接受过行政处罚?……
看了这一连串问号,想必不少人会对自己的信用状况表示“蒙查查”,而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似乎成了一条唯一的途径。
对于惠州市民来说,从去年5月15日起,仅需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前往工行惠州分行营业部,在大厅内的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上刷个脸,就能方便地拿到个人信用报告,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只是,伴随着信用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单靠个人信用报告已不能满足各类贷款需求。2015年1月,央行公布了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在内的个人征信8家第三方机构名单,要求其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满足个人征信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经过多轮验收,至今个人征信牌照仍迟迟未发,只于近日下发了《草稿》,对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对外提供、征信产品、异议和投诉以及信息安全等征信业务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规范。
尤其是备受市民关注的信息采集环节,《草稿》要求在个人信息的采集方面更加注重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息的目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事项。
这样的要求也体现在了对于网络公开信息的采集,《草案》提出,征信机构采集个人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外,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同意。
银行单推“信用分”??用户信用评分月月更新
就在各家第三方征信机构静候牌照到手之时,作为传统的个人信用“管理者”,银行业在征信管理上也推出“自选动作”。
近日,广发银行披露了2015年年报。据该行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末,广发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4140万张,同比增速超过20%;透支余额2431.24亿元,同比增长39.82%,实现业务收入297.38亿元,同比增长39.46%;卡均收入718.3元,稳居行业前列。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广发信用卡近年来积极推动“互联网+”战略转型,而在此次征信领域“抢滩战”中,以广发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卡发卡行也率先推出了银行“信用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开始对个人信用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应用。
记者从广发银行惠州分行了解到,该行推出的基于银行账户的“信用分”,是根据客户的身份特征、用卡行为、还款行为及互动行为四个维度对客户进行信用综合评分,且实行每月更新一次,客户可以查询并了解自己的信用情况。
事实上,此前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会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用卡、还款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审核用户的提额、分期等申请,那么,如今的“信用分”又有什么不同?
“以往银行对客户的管控、风险等级的划分,客户是不知道的,而‘信用分’推出后,能够多维度、更精确地展现个人的信用消费行为,并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而客户也能够清晰地掌握自己的信用状况。”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透露,为鼓励客户优化自身的用卡行为,客户可使用广发“信用分”享受餐饮、娱乐、旅游等领域更优惠的市场活动、快速调额等更便捷的银行服务及权益。
当然,客户的每一个交易行为和还款行为都会影响银行对其的信用评价。此外,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也推出了类似的信用评分。
在分析人士看来,拥有众多客户资源的商业银行推出基于银行账户的信用评分,将成为个人征信市场的一个有力竞争者。
未来,考量一个人的信用情况,可能会从“央行征信+第三方征信评分+银行征信评分”的多维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