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赚钱能力在回升
伴随10月份的结束,24家A股上市银行已全都发布三季报。季报显示,24家银行平均每天赚钱40亿元。银行的“苦日子”虽已有所好转,但业内人士对银行业的前景却并不乐观,直言“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净利润增速在回升
银行三季报显示,24家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1.08万亿元,按前三季度共计274天计算,相当于每天净赚近40亿元。
在24家上市银行中,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仍是赚钱的主力军。三季报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在第三季度共赚了约2311.4亿元,按照三季度92天计算,四大行平均每天盈利25.12亿元。
工商银行是最能赚钱的银行,仅三季度的净利润就高达750亿元,比其他股份制银行前三季度的合计净利润还要多很多。
今年以来,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出现回暖。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和张家港银行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半年提升幅度较大,增速大多回归两位数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达12.78%,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为16.15%。
不良率在普遍下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净利润增速的回升,主要与银行不良率的普遍下降有很大关系。在24家上市银行中,大部分银行不良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更是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降”的情况。
农业银行行长赵欢曾在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银行业务平稳发展,实体经济也出现回暖。银行的净息差及成本收入比都得到相应改善;银行的不良额及不良率出现“双降”,新发生的不良率下降较快。
近年来,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一度高企,蚕食了银行净利润。2015年至2016年,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增速一度跌至1%以下,不良率也持续攀升。随后,各家银行采取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并减少对过剩产能等重点领域的贷款,调整贷款结构。最终,银行不良率从去年年终开始有所好转。
个人类贷款方面,很多银行也做出调整。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个人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银行不仅进一步调整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客户群及存量经营性贷款业务结构,对风险相对较高的信用类贷款等予以退出,或采取增信措施转化为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同时加大对房产抵押等强担保类贷款的投放,严格控制新增业务的风险,另总体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多家银行出现“缩表”
虽然银行在净利润增速上有所好转,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不宜过分乐观,银行还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各家银行的业绩数据显示,不少银行出现营业收入下降及总资产数量的下降。在24家银行中,4家银行的总资产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多家银行的“缩表”迹象明显。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末下降6.64%,负债总额比上年末下降7.41%。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下降3.11%,负债总额下降约3.83%。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出现“缩表”现象,主要是受金融“降杠杆”的影响,包括资产端的同业理财、证券定向资管计划以及负债端的同业存单等均被大幅压降。
在24家银行中,仅有少数几家银行同业业务出现增长,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金额均下降超过60%。
银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出现“双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元和2万亿元。特定目的载体投资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
此外,有8家A股上市银行的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同比降幅均超过10%。
今年上半年,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是导致不少银行营业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郭田勇强调,“银行业经营的改善仍然艰难,如果想要突破,就得从客户服务、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增加客户的粘度。”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