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消费误区知多少:信用卡年初时便扣除年费
近日,各大网站纷纷公布了“2012年央视3·15消费投诉排行榜榜单”,其中,金融理财类投诉量在榜单中排名第七,消费者在投诉中集中反映的问题包括了信用卡办卡容易销卡难、收费名目繁多、银行网点排长队等候时间久、保险理赔困难等问题。通过采访,记者就日常理财消费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陷阱,给消费者提个醒。
信用卡消费霸王条款多
“伤不起”
关于信用卡消费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真是让很多持卡人大呼“伤不起”。很多持卡人总结,信用卡消费的霸王条款特别多,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不良信用记录的出现。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日常生活中比较常出现的信用卡消费误区,给持卡人提个醒。
误区一:看起来很美的“临时额度”。很多银行在节假日的时候,会针对一些经常持卡消费的持卡人提供临时提升透支额度的服务。这种临时提高的透支额度便是“临时额度”。表面看起来,“临时额度”从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持卡人消费,但是“临时额度”背后,也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事实上,“临时额度”通常不享有免息期,因此持卡人往往消费过后,会忽略消费利息的产生。因此,银行工作人员建议,持卡人如果发现透支额度被提高,要确定是否享有免息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二:永久免年费的秘密。在办信用卡时,工作人员都会强调“开卡后,首年年费免收,此后每年消费××次,就免收次年年费……”但事实上,有的银行会在年初时便扣除年费,持卡人不仔细检查账单,就不会发现。而关于刷卡免年费的次数,不同银行的规定也不相同。因此,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时,要仔细了解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致电信用卡客服中心,明确年费的收取规定后,再进行办理。
误区三:注销信用卡未必打电话就可以。很多持卡人会打电话注销信用卡。事实上,如果注销信用卡时,卡内有余额,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提醒持卡人过了一定时间后,去网点进行提取,一般是45天左右。如果持卡人不提取,这其中产生的小额账户管理费,银行还是照样会收取。因此,持卡人在注销信用卡之后,一定去网点确认账户注销,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银行理财产品问题多
风险提示您看好
很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品种时,会青睐选择号称保本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最近两年,投资者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问题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销售过程中误导投资者。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经理在介绍产品时,会刻意强调预期收益率,避免谈及保本问题,也不会提示客户风险级数。事实上,目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都是跟随着市场的热点,挂钩股票、指数或者是某种涨势不错的商品。但是,进行此类产品的投资,前提便是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对相关市场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
问题二:售后信息披露不及时。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看起来往往很高,但实际购买之后,该产品在运作期间的表现怎样、收益如何,这些投资者最想知道的信息,银行往往披露得不及时。这种情况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
问题三:风险提示不够明确。经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产品说明书页数很多,但是有关风险提示的说明却很少,即便有风险提示,也都是专业术语,一般投资者很难看懂。但是有关风险提示这一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实是最重要的。投资之前,必须要确认相关风险,并确定自己有可能获得收益,然后才能投入资金。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风险提示,并咨询专业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