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险企动态

揭秘华夏人寿16亿亏损:银保冲刺2014谋转型

2014-05-12 10:38:52
华夏保险日前披露的2013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华夏保险以总保费372亿元,位列中国保险行业市场排名第九,该公司发展增速位列行业第一,然而去年公司经营亏损达到15.87亿元,亦是居亏损额首位,其净利再度亏损5.7亿元。

  原标【揭秘华夏人寿16亿亏损:银保冲刺2014谋转型】

  理财周报记者 林盈盈/北京报道

  华夏保险日前披露的2013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华夏保险以总保费372亿元,位列中国保险行业市场排名第九,该公司发展增速位列行业第一,然而去年公司经营亏损达到15.87亿元,亦是居亏损额首位,其净利再度亏损5.7亿元。

  这样两个极端的“第一”让华夏人寿再次备受关注。

  面对华夏的亏损,华夏保险早有预料并表示,对于华夏保险的亏损,我们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已有预期,也是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受的阵痛。

  华夏保险相关负责人向理财周报记者坦言:“去年华夏保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银保新业务增长迅速,同时投资收益未能达到预期等因素导致。”

  银保“一险独大”隐患

  华夏保险的银保渠道不可小觑,在2008年华夏人寿提出该年保费收入为10亿元的目标,这是2007年(1.56亿元)的6.4倍,华夏最终做到了。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疯狂的发展银保努力突围是目前扩大规模的最直接方法。在2008年,华夏人寿很大程度上依赖银保渠道获取现金流。按照计划,华夏人寿在该年有60%保费来自银保渠道,团险和个险则各占两成。

  在2013年,“规模先行”是华夏保险一直强调的策略,数据显示,华夏保险银保渠道新单保费收入327亿,同比增长450%。银保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保证了华夏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银保渠道的份额不断激增,占全年保费总额的88%。

  而这也造成了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如存在“一险独大”、“一渠道为王”、短期限业务占比高的问题,这是业务短期快速拉升的必然结果。华夏保险2013年报的亏损也是基于这一战略的付出,可以说是发展中所必然遇到的问题。

  相关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发展银保业务主要支付两部分成本。一是,支付给银行等的手续费、公司银保渠道内外勤人员的工资、公司的经营费用等;二是公司支付客户的收益。”

  “由于会计准则的原因,第一种成本支出会面临一种”时间尴尬“,即这部分支出须一次性计入业务取得年度,不允许在保险期间内摊销。简单来说,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全部计入当年的财务损益表中,而投资利差要等到保单第二年、第三年及以后年度才能陆续产生,这样就会投入和产出的时间不完全一致。”

  事实上,如果业务规模增长速度缓慢,业务发展平稳,这种“时间差”的尴尬就会大大降低。大型险企发展时间较长,度过了业务快速增长期,存续业务规模较大,从而存续业务投资利差足以弥补或者降低当年新业务亏损,从而其由于新业务首年亏损导致的公司整体利润或亏损波动性不大。

  但华夏保险就存在续存资金不足的情况,2013年,华夏保险续存资金不到20亿,通俗说就是:“家底不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业务规模从2012年的80多亿快速发展到372亿。而银保业务首年亏损比例约为3%-4%,再加上其他业务渠道新业务亏损,势必加大公司亏损。”

  而不到十多亿的续存资金不能覆盖,投资收益回报又未能在2013年回笼,2013年亏损基本都是当年新业务产生的,而公司的存续业务是盈利。

  发展个险渠道

  续存资金充足是保险公司期望的,然而充足的续存资金多要由个险的高价值产品来提供。

  事实上,华夏保险的个险渠道在近两年增长迅速。2012年个险渠道获得保费2亿,2013年增长近2倍达3.7亿。今年一季度达到2.9亿。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发展银保业务的同时,我们更看重个险业务。今年董事会目标是6亿标保,公司营销渠道准备挑战8个亿。”

  据悉,华夏保险的内部针对个险保费有个“保8亿,争10亿”的目标,这样的个险保费水准与民生、阳光、合众等中型险企正齐头并进。

  实际上,高价值的个险产品的特性之一是期限较长,险企给银行或是支付给业务员的手续费和佣金是与产品期限成正比的。产品期限越长,佣金费用越高,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的首期支出费用越高。

  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导致首年亏损,在其他渠道同样存在。比较而言,高价值业务在首年的亏损比例更高。”

  华夏人寿方面告诉理财周报记者:“高价值业务保单支付给业务员的佣金约为首期保费金额的50%,再加上业务推动费用、职场费用等,当期可用资金很低,甚至可能是负值。目前行业包括我们公司个险业务的亏损比例,一般都要高于银保业务,但它的价值在于之后的续期缴费。”

  上述负责人坦言:“现在需依靠股东持续增资,”扛“过亏损期,依靠存续业务的增长在未来给公司释放出持续利润。”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华夏人寿,初始注册资本金4亿元。发展期间股东不断增资,2013年甚是激进。2013年6月,华夏人寿注册资本金刚刚从40亿提高到55亿。同年12月,华夏人寿注册资本金从55亿提高到90亿,完成该公司在2013年的第二次增资。今年,华夏人寿注册资本金从90亿提高到123亿。

  华夏人寿相关财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2013年,由于规模的大幅提升,单位保费的后援分摊成本大幅降低。随着业务规模的提升,公司的保费获得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在合理的投资收益率水平下,盈利会在保单后续期间持续释放。”

  “实事求是来讲我们去年投资收益率并不好,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8%,但是这不是我们亏损的主要原因。新业务规模的迅猛发展带来的首期业务亏损才是2013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上述人士补充道。

  在传统层面上看,华夏人寿更偏向于投资中小公司,跟银行进行协存,购买债券以及少量的基金。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收益很容易受到影响。

  目前,多数倾向于投资稳健的险企对资本市场并不看好,实体经济波动没有好转,呈现在股市上波动较大,投资风险较大,市场化的公司不愿冒险尝试。

  华夏人寿方面表示,“华夏负债期限短,考虑资产负债管理上,就要考虑短期现金流的风险,2014年我们加大长期保险产品的推广力度,这部分的保费可以促使我们去做中长期的投资,将加强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对将来长期负债的存量预期的预测。除此之外,华夏人寿2014年会逐步增加另类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