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收藏

国庆收藏 光荣岁月的传承留证

2016-10-10 11:51:37
国庆收藏 光荣岁月的传承留证

《科学大众》与《大众医学》1949年十一特刊

“民族大团结”大版票

5盎司金质纪念币

  主题收藏,在收藏界中,一直占有一定的地位。航空航天、文艺曲艺、生肖动物等都能俘获很多收藏爱好者的心。在国庆节的日子里,与国庆节有关的藏品,以及其他红色主题收藏又成为令人关注的藏品。其中的一些藏品,不仅市场价格在节节攀升,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着珍贵的价值意义和时代印记,那么,国人对红色藏品的喜爱,更多的还是珍视其中所蕴涵的历史记忆、思想感情和人生信仰。

  国庆藏品成“门类” 藏品涉猎广泛

  对于一些收藏爱好者,利用国庆期间与藏友进行收藏交流,入手一些国庆题材的藏品,可谓是正当其时,难得的好机会。据一位行业内资深藏家介绍:“国庆题材的主题藏品是红色主题收藏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纪念日题材的组成部分。”

  国庆题材不仅喜庆、吉祥,而且在收藏的当时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是容易上手的藏品。另外,虽然国庆主题收藏难以成规模体系,但是“门槛较低”,所以也让普通公众拥有了参与一门收藏的好机会,但由于藏品的关联性较强,国庆主题收藏会成为红色收藏人群中藏品的一个门类,很少有人专门收藏“国庆藏品”。

  国庆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是一种标志和象征,同时也是国力和民族凝集力的体现,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国庆节的纪念活动,我国也是如此,发行了许多有关国庆节主题的纪念品,颇具收藏价值。这类藏品存世量相对较小,而除此以外,其他种类的藏品则丰富多彩,多达上千个品种,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主要有雕塑、像章、照片、纪录片、图书、报纸、杂志、瓷器、宣传画、电影海报、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版画、袖章、邮票、火花、烟标等。

  “眼力”无需太高 跨界学问很重要

  为何国庆收藏能够成为大众收藏的一种呢?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主要由于该主题收藏成功“规避”了收藏行当中的某些“难点”。

  比如,在收藏中,藏友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专业能力,是否能够分辨藏品的真伪,也就是考量“眼力”。而红色主题收藏的藏品,大多数与文史资料、纪念章、邮票或者相关的老物件为主,以小型纪念塑像为例,虽然有些塑像的价格经历历史的沉淀在价格上已经上涨百倍之多,但是普通的总价也就在千元级别,而一些票证等资料性的普通藏品价格可能更为亲民,相较于瓷器、字画这样的藏品,产生赝品的总量较少,这些藏品往往并不需要十分过人的眼力去分辨真伪。而且,价格上也容易让普通藏友入手,无需雄厚的资金支持。

  这样,“低门槛”使得国庆题材收藏,往往成为一种需要长期积累、集腋成裘的收藏过程。虽然无需太高的“眼力”,却需要有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对当时艺术设计的理解,这些内容里面都藏有“大学问”,而且题材收藏具有“跨界”收藏的特点,这也要求藏友具备跨专业收藏的能力,对宣传画、邮票、纪念章,甚至手表、图章等各个领域有所涉猎,其中的知识可以说是无穷无尽,与其他收藏相比,所费心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获得的精神满足也往往令藏友着迷。

  邮票见证历史 “大团结”曾创世界纪录

  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国庆题材邮票从来都是邮票中的主角,它犹如一部共和国简史,见证了国家的辉煌进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大团结;它又好似百花园中的牡丹花,分外璀璨,由此也成为邮票收藏者最为钟爱的收藏题材之一。开国大典邮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五周年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纪念邮票……都备受欢迎。

  据中国邮政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国邮政部门每逢五年、十年大庆,都会发行纪念邮票。就目前已经发行的国庆题材邮票来说,升值较多的是《建国十五周年》小全张,当时的发行价均为0.24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1万元,盖过邮戳的也在5000元以上。

  据统计,截至去年,建国邮票共发行19套128枚邮票。据藏友介绍,目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值,特别是早期的纪票,增值幅度更大。

  新中国发行的首套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邮票是1950年,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这套邮票的东北贴用票。由于当时没有来得及在国庆当天发行,所以选择了次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发行,后来意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邮市里,目前早中期发行的“老纪特”国庆专题邮票价格较高,备受集邮者追捧。在众多的国庆专题邮票中,堪称国庆邮票发行盛举的是国庆十周年和三十周年时分别发行的五套纪念邮票。之后,在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庆时发行了《民族大团结》大版票,创下了一套邮票多达56枚的世界邮票发行纪录,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国庆纪念币多受青睐 纪念钞也有价值

  纪念币在钱币里面属于非常重要的题材。国庆纪念币是一种常见的国庆主题藏品,一般是由贵金属铸造而成,所以收藏价值最高。藏友吴先生介绍,自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贵金属纪念币以来,迄今已发行了四套国庆题材纪念币,分别是《国庆30周年》金币、《国庆40周年》金银纪念币、《国庆50周年》金银纪念币和《国庆60周年》金银纪念币。

  《国庆30周年》金币的发行,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这套金币共有4枚,发行量仅7万套,于1979年面世,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因其地位的特殊性,面世后备受投资者青睐,是金银纪念币“老、精、细”板块中的佼佼者,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珍币。《国庆40周年》发行了20盎司大规格金币,且发行量只有105枚,目前该币也已成为稀罕物。

  作为大众收藏品的国庆题材流通纪念币也不容忽视。中国两个划时代意义的纪念币都是以国庆为主要题材。《国庆35周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10月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纪念币,该币一套3枚。1999年发行了第一个纪念纸钞,题材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钞,具有里程碑意义,且画面精致。

  “开国纪念号”有来头 纸面上的新世界

  近年来,各类“国庆”专题老期刊也逐步走俏藏市,尤其是1949年10月间为庆贺新中国诞生所出版的各种“开国纪念号”专刊更是成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眼中的香饽饽,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在各类珍贵的“开国纪念号”专刊中,比较难觅的当推1949年10月1日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出版的《科学大众》。这本珍贵的“开国纪念号”,除在封面的最下方印有一行并不起眼的小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出版”字样外,从外观上看不出其他庆祝的迹象,可以说是普通期刊一册,而其“奥秘”是打开首页的那一刹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红色单页面庆祝新中国诞生的“贺信”,最上方是五颗四小一大的“红五星”,标题是:“向人民政协欢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庆贺!”

  此外,其他各种“开国纪念号”也价格不菲。1949年10月1日,由阿英等人集体创办的《大众影剧》(周刊)第七期出版“庆祝新中国诞生”特刊;1949年10月1日,由毛羽等同仁主编的《影剧新地》第六期出版“庆祝新中国诞生特辑”。这两种内容焕然一新的电影戏剧综合刊物成为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开山鼻祖,该刊在庆祝新中国诞生的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电影刊物一个新时期的来临,目前,这两种期刊的市价均超过500元;1949年10月15日出版的《新华月报》创刊号系“开国纪念号”专刊,封面上方的五星红旗旁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字样,中间印有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的照片,该刊集“创刊号”和“开国纪念号”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目前,该刊市价超过1000元;1949年10月1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第22期(开国纪念号),封面上印有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拍手的经典照片,下方醒目地印着“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字样。

  1949年10月至11月间,出版“开国大典号”和“解放号”专刊的还有:《东北画报》《华北画报》《文艺报》《青青电影》等,这些珍贵的“开国纪念号”,如今在收藏市场上很难见其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