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收藏

2012龙年 说说藏“龙”的事儿

2012-02-01 11:13:23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太丰厚的精神内涵,这点,从历朝历代的文物遗存中就可窥得一斑。从时间跨度上,上自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从门类上看,无论是钱币、玉器、陶瓷、古镜,还是杂项,都少不了龙的身影,龙邮票更是最近热炒的话题。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太丰厚的精神内涵,这点,从历朝历代的文物遗存中就可窥得一斑。从时间跨度上,上自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从门类上看,无论是钱币、玉器、陶瓷、古镜,还是杂项,都少不了龙的身影,龙邮票更是最近热炒的话题。龙年伊始,收藏版邀请专家龙年说藏“龙”,跟您摆一摆“龙”门阵。

     白瓷印龙纹扁壶(隋代)

  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点评

        隋代是我国白瓷烧造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北方青瓷从东汉开始发展,到北朝以后渐渐地开始向白瓷转化,到了隋代,中国北方已经有了大量的胎土洁白细腻、做工精细的白瓷器出现,可谓是陶瓷历史上南青北白的开始。这件白瓷扁壶做工精湛,造型上还遗有西域文化的特征,难得的是所印龙纹清晰,胎土细腻且釉色洁白,可以说是隋代成熟白瓷的典范。

  专家估价:尺寸稍大、品相稍好一点的多在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而且能否遇到还要讲个缘分。

 

   

俏色镂雕龙纹玉带环(元代早期)

  玉器与杂项鉴定专家张保龙点评

        玉带环是古代达官显贵用以系带束腰的玉饰。这件玉带环长8厘米,宽6厘米,厚1.6厘米,玉料为和田高白籽玉,挂红和金黄皮色,质地洁白脂润,包浆厚重润亮,运用镂雕和俏雕技法雕琢而成。整体呈圆中见方的椭圆形,中空部分琢一立龙,上有祥云朵朵,下有海水山石。立龙细颈长首,鹿角,长眉细目,上吻前伸,颔毛下垂,龙发后飘,身饰鳞,背有鳍,右前爪握红色火焰纹宝珠,周身环绕金黄色如意形祥云,姿态矫健有力,充满勃勃生机与强烈的动感,具有鲜明而典型的元代早期龙纹特征。

         俏色玉雕,是玉器雕刻工艺中一门独特的技法,其历史悠久,商代已有之,元代已十分成熟。就是巧妙地利用玉表的不同皮色,略施雕琢,以达到绚丽多彩、妙趣天成的特殊艺术效果。

         这件俏雕玉带环,质美工精,俏色运用浑然天成,绚丽多彩,体现了玉匠的巧思与绝技,彰显出龙腾盛世的美好主题,是我国古代玉雕中难得一见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与收藏潜力。

  专家估价:市场参考价20万元。

 A.jpgB.jpg

  双龙龟龄鹤寿花钱(辽代)

  钱币与青铜器鉴定专家于倩点评

         龙的造型、装饰图案在钱币上早已出现,从汉代开始,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这是一枚制作精良、传世稀少的辽代的双龙吉语花钱,直径4.6厘米,厚0.4厘米,一面饰二龙戏珠图案,为两条龙戏耍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火珠是由月球演化而来;另一面为吉语“龟龄鹤寿”,汉桓谭《新论·辩惑》中说:“龟称三千岁,鹤称千岁”,传龟鹤皆有千年寿,此语比喻人们长寿的愿望。钱币外边缘有一个方便悬挂的穿孔。

  专家估价:价值约3万元。

 

C.jpg  

北朝青瓷贴塑龙纹八方杯(南北朝)

  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点评

         龙纹在陶瓷上出现的年代比较早,龙山文化中就有陶龙的出现,但那时的龙纹造型很抽象,与现在我们常见的龙的形状有很大的区别。到了战国西汉时期,陶器上龙的造型已经与今天的龙很相似了,一般多出现在博山炉与画像砖石之上。到了南北朝与隋唐时期,龙纹已经出现在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上,如北朝青瓷与隋唐白瓷,但是这样的瓷器一般都很珍贵,不但做工精细,且胎釉的品质优良,国内现保存完整的多出土于王侯贵族之墓,民间能遗留下来的十分稀少。

         北朝青瓷在我国青瓷发展历史中地位独特,它把精湛的艺术与华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极富感染力的作品,比如我们熟知的青瓷莲花尊、青瓷鸡首壶等。这件青瓷贴塑龙纹八方杯造型别致,杯上所塑龙纹清晰生动、神态威猛,艺术水平极高。

  专家估价:这样完整的青瓷杯国内国外价格一直很高,一般多在三四十万人民币之间。即使有一些伤损的也多在万元以上,而且有价无市,可说是精品中的精品。

 

  

D.jpg

  单龙八出葵花形青铜镜(唐代)

  钱币与青铜器鉴定专家于倩点评

         这枚唐代单龙八出葵花形青铜镜,直径18.3厘米,厚0.8厘米,此镜图案刻画细致生动,为不可多得的唐代铜镜精品。圆钮,龙身绕钮盘曲,龙头在左,面向中心镜钮,张嘴欲吞宝珠,双龙角后翘,张口吐舌,背鳍、腹中、鳞片、肘毛均刻画细密,两前肢伸张,后肢一曲伸,一直伸,直伸的后肢与尾部纠结,四肢露出三尖爪。龙身四周环绕四朵如意祥云纹,素缘。

  专家估价:价值约15万元。

 

 

E.jpg

  蟠龙“壬”字头变体票(晚清)

  国家级邮票评审员、  邮品鉴定专家戈中博点评

         中国自1878年发行邮票以来,带龙图案的邮票不算少,但要说最昂贵的当数1901年发行的第三次无水印蟠龙邮票中的赭黄色1分面值的“壬”字头变体票。

         蟠龙邮票是清政府邮政第一次发行的正式邮票,全套12枚邮票,主图有蟠龙、鲤鱼、飞雁,在中国邮政及邮票史上知名度很高。该套邮票分三次印刷发行:第一次是在日本石印,1897年10月发行。第二次在伦敦用有太极图水印的纸张雕刻版印刷,1898年1月发行。第三次是无太极图水印,1901年至1910年发行使用。伦敦版蟠龙邮票因其雕刻线条匀称细致,图案精美,堪称新中国成立之前最出色的邮票。但由于这套邮票是英国人承印的,因此,齿孔变异、刷色变异等花样百出,这些变体票中公认最名贵的是“壬”字头变体票,早已列入国邮珍宝之列。

         第三次无水印蟠龙邮票,其中1分面值票因使用量大、印刷数量过多,版模有一处发生破损。后经过修补,使图案某些细部发生了变异。表现在:正体的“壹”字,上面是个“士”,而变异的“士”一竖的上头像盖了个三角帽,看上去是个“壬”字样,因此,集邮家习惯称为“壬”字头壹变体票。1分票全张240枚中只发现1枚,而且仅存在于后期所印的票中。

         1998年前,一次国际珍邮拍卖会上,一枚“壬”字头变体旧票以46万元成交。近年高档收藏品行情飙升,现在这枚变体票的身价已超百万元,近十年升值率高达百分之百,令邮坛惊叹不已。

  专家估价:身价已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