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要闻

上市公司扎堆重组 概念炒作突升温

2014-03-25 09:48:58
3月24日,重组概念股表现依然强势,金丰投资(600606.SH)再度涨停,这已是其连续第五个涨停板。

  3月24日,重组概念股表现依然强势,金丰投资(600606.SH)再度涨停,这已是其连续第五个涨停板。

  同日,政策暖风又吹起。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事实上,上一周,重组概念炒作就已如火如荼,十余只强势涨停股都贴着“重组”的标签,一如南方多个地方的天气,在稍有暖意的春天,突然有了夏日之感。

  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炒重组似乎有点早。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创业板、成长股炒作已告一段落外,外在的,监管层鼓励、创投推动,以及国资改革大动作,也是重要因素。

  重组概念再遭热炒

  虽然被“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河北板块抢去了不小的风头,但上周以来,重组题材股的火爆还是可圈可点。

  3月24日,除了金丰投资继续涨停外,新发布并购重组公告的上海佳豪(300008.SZ)也迅速封住涨停。

  此外,熊猫烟花(600599.SH)、首航节能(002665.SZ)、皖维高新(600063.SH)、万力达(002180.SZ)等近期公告重组的个股也有不俗表现,累计涨幅均超过了20%。

  近段时间,不仅是重组股的市场表现好,上市公司重组的消息也是接踵而至。翻看上周以来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公告,与资产重组相关的随处可见。拿3月18日-19日两天来说,金丰投资、安科生物(300009.SZ)、汉威电子(300007.SZ)、德力股份(002571.SZ)等先后宣布重组,华闻传媒(000793.SZ)、高金食品(002143.SZ)、荣科科技(300290.SZ)、鲁银投资(600784.SH)、中国高科(600730.SH)、飞乐股份(600654.SH)、瑞丰光电(300241.SZ)、*ST珠江(000505.SZ)等20余家公司公布了重组进展。

  其实,这波上市公司重组流行潮应该追溯到2013年,由于IPO迟迟不见开闸,再加上监管层的鼓励、PE创投退出欲望的推动,券商投行、上市公司自身又需求强烈,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案例骤然增多。延续到今年,虽然IPO已经重启,但是,上市公司重组的势头并未转冷。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240余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一成。对比2011年和2012年,A股重组的上市公司均未超过70家。

  其他热点间接推动

  华泰证券投资顾问江平指出,2013年以来,虽然结构性行情多次出现,但A股总体走势并不乐观,仍然无法摆脱自2010年以来的颓势。而股市的持续下跌却使得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成本有所降低,增加了相关方并购重组的热情。

  “此前,IPO长时间暂停,已让PE创投等纷纷改选并购重组作为退出方式。即使今年IPO成功重启,但目前来看,一家企业若想成功上市,时间和难度也非同寻常。而作为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行来讲,出于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振二级市场股价、短时间创造收入等目的,也对重组情有独钟。”他说。

  不可否认,重组概念向来是A股市场催生牛股的发酵剂,重组股遭暴炒也不稀奇,不过,令投资者有些迷惑的是,从历史经验看,今年“炒重组”似乎有点早。A股市场向来有“上半年炒业绩,下半年炒重组”的惯性规律。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咨询的多位私募人士表示,主要与目前A股市况有关。经历了前两个月的疯狂上涨,创业板、所谓的成长股等已逐渐呈现冷却迹象,而自2013年以来,A股市场似乎已经习惯了结构性行情的节奏,大盘蓝筹股也真的似扶不起的阿斗。因此,在概念题材挖掘之下,重组炒作热很容易就被激发。

  私募人士崔军还说,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去年以来,上市公司重组项目总是趋向于当时的市场热点,即二级市场哪个行业受追捧,就去并购重组哪个行业,如手游、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新能源等。

  此外,国资改革最近动作频频,对市场关注重组也功不可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有不少市场人士将重组归于国资改革题材的一部分,认为各地方的国资改革将唱响A股市场的重组大戏。如金丰投资就被指出是上海国资改革的大动作。

  目前,除了上海之外,贵州、江苏、广东等地也纷纷声称将加快国资改革,当地具有重组预期的个股也已逐渐受到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