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位放弃择时 鹏华基金新品不合民意
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正是由于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市场,也没有能力判断上市公司价值的情况下,才会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来管理。也就是说,基金公司的“择时”和“选股”能力,是基民选择基金的两大重要标准。然而,鹏华基金却要“逆着”基民的参考标准,发行一只明确放弃“择时”的股票型基金。
拟发行高仓位基金
日前,鹏华基金公告表示,公司旗下首只高仓位基金鹏华价值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将于3月12日正式发行。该基金在契约中明确股票投资比例为85%~95%,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权证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资产不高于基金资产的15%。该基金意图通过精选具备估值优势以及良好基本面的上市公司,为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提供一个高仓位价值投资的机会。
鹏华基金内部人士对此解释称,通过基金契约,明确股票投资比例,可以限制基金经理对仓位的调整,让基金经理精选行业和个股。“从历史来看,基金经理调仓其实很难取到正作用,负作用的概率大。”该人士对记者表示。
高仓位基金较为罕见
高仓位基金在国内较为稀罕。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11年底市场上共有股票型基金434只,其中股票型高仓位基金(在产品法律文件中明确股票投资比例在80%以上)仅12只,其中7只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为85%-95%。高仓位基金数量占所有股票型基金的数量比例仅为2.8%。
从仓位下限在85%以上的7只基金来看,自成立以来截至到3月8日,4只基金排在同类型基金的后半部分,另外3只基金的排名则相对靠前。
但成立时间较长的光大量化核心,排名则明显靠后。资料显示,光大量化核心成立于2004年8月底,至今7年半的时间里,期间收益率为172.98%,但在同类型的具有可比数据的28只股票型基金中,排第20名,位居后30%的位置。
众所周知,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可以细分为选股能力、战略资产配置能力和战术资产配置能力。其中,选股能力是指基金经理选出风险收益比优于市场组合的个股的能力;战术资产配置能力是指基金经理对整个市场走势进行预测,即在牛市时提高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在熊市减少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择时能力;战略资产配置能力是指基金长期维持某一固定股票或债券仓位带来的收益,该仓位通常受基金契约以及交易习惯的影响更大,并不完全来自基金经理的战略布局。例如,由于契约的差异,股票型基金长期稳定的股票仓位一般高于混合型基金。也就是说,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基金业绩也并非完全取决于主动管理能力,还受基金契约较大影响。完全复制的指数型基金的收益就是完全取决于战略资产配置收益。
然而在基金契约中,明确基金的仓位,也就意味着放弃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让该基金随时都处于一个满仓状态。“鹏华基金设计出这样一个产品,难道是对自己择时能力的怀疑?”有投资者对此称。
基民:买基金就是看中择时、选股能力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基金经理普遍择时能力较差在此前的市场中也有所反应。但因为基金经理此前择时能力差,就要明确放弃择时,这是否是明智之举呢?
“哪个基金经理如果说他不选时的话,我是不会去买这种基金的。在中国这种市场上,那简直是开玩笑!”随机被访的投资者均如此表示。在这些投资者看来,正是由于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市场,也没有能力判断上市公司价值的情况下才会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来管理,那是因为相信基金公司的专业能力。因此“市场判断失误,维持高仓位”,对基民来说,都是其不可接受的,更何况一只明确放弃择时能力,随时保持高仓位运作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