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QDII被呼出台 境外股票直投有望放行
此外,投资者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外汇总额并不是增量,而是占用
证券公司已经获得国家外汇局核准的QDII投资额度。
来自国家外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29日,共有7家券商获得总计25亿美元的QDII额度,而这些额度大部分被闲置。
“QDII是真不好卖,额度都空着浪费了。”上述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其所在券商拥有2亿美元QDII额度,但只发行过一只QDII产品,占用额度大概只有1.5亿人民币。
QDII之殇
2006年4月,经批准QDII正式启动。目前QDII包括三类机构业务,即: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保险资金境外运用业务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境外证券投资业务。
在境外证券投资业务中,以基金公司发行QDII产品为主,券商只有7家获批QDII额度。
中金公司率先于2007年获批10亿美元额度,最近一家获批额度的则是国信证券,额度5亿美元。除此之外,招商、华泰、国泰君安、光大、东方分别获批2亿美元额度。
雄心勃勃的中金公司于2008年初发出首只QDII产品,但结果以惨淡告终,相关负责人以“出乎意料”形容销售情况。
而在2011年,华泰证券旗下一款QDII产品,在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内,便濒临清盘,基金QDII的尴尬在券商资管业务线重演。
“我们的QDII做得是比较差的,大部分都只做股票。首批QDII中,近四分之三的资产为港股,而其中又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为主,风险特征与A股基金惊人相似,其为投资者分散国内A股市场风险的作用完全没有体现。”4月10日,某大型券商风险监管部总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海外市场的投资选择非常广泛,有很多指数型的产品、ETF,“都是非常靠谱的,收益低一些,风险也更低,而咱们的市场是高风险、高回报,实际上更应该让散户去国外。”
在上述风控人士看来,专项QDII的设想是对QDII制度的修补,“有资格的投资人,早都自己去国外开户了,可能操作上有一些灰色地带,如果通过这个政策把他们阳光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位券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通过私下操作进入国外市场的国内客户非常多,开户不是问题,主要是钱怎么出去,“不同资金量的客户,不同中介机构的客户,都有不同的地下换汇渠道,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如果券商网点服务到位,信息对称,A股起码三分之一的活跃投资者,都可能会参与到专项QDII当中来。”上述资深券业人士表示,国内股市估值较高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又面临诸多变革,大家观望情绪都比较浓厚,相比之下,国外市场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