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频现股权变更 新势力改写公募行业版图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频现股权变更。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股权变更的申请获得核准。观察这些基金公司发现,其新进入或是新“上位”的股东各式各样,保险系机构、海外私募机构亦位列其中。
随着这部分新力量的强势介入,公募基金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不同的资本力量以及不同的机构风格,在型塑各家公募公司,与此同时,公募行业随着新势力的介入,正在演化出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股权变更频现
日前,证监会批复核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原股东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6.593%股权转让给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手续全部完成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保持不变,股东及股权比例为:华鑫证券持有公司全部股权的39.56%,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持有37.363%,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持有10.989%,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持有6.593%,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持有5.495%。
事实上,下半年以来,基金公司股权变更的案例频频出现。今年8月,华平投资集团和华宝兴业基金宣布,华平将战略投资华宝兴业49%的股权,该投资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交易完成后,华宝兴业基金更名为华宝基金。同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批准太保资产收购国联安基金51%股权的申请。10月16日,华安基金公告称,公司原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2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此外,作为业内第一家实施事业部制改革的公募基金,中欧基金的管理层持股变动也得以落地。自7月末证监会批复同意后,中欧基金的股权变动顺利实施。此次变更后,原第一大股东意大利联合银行持股25%,而董事长窦玉明等管理团队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已超过30%。
资料显示,长久以来,公募基金行业一直是以银行系、券商系等力量为主导。按照基金公司主要股东来划分,共有60多家公募机构属于券商系,且历年来规模靠前的公募机构中,券商系都是重要的流派。此外,还有10多家银行系公募机构,其中更是巨头频出。保险系公募机构则比较少。但在今年,保险资金、海外私募甚至是管理团队等力量的强势介入,开始改写公募行业的版图。
新力量蓄势待发
新的资本力量的强势介入,并不掩饰自己对于抢占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机会、改变和革新相关基金公司的意图。对于此次战略投资华宝兴业,华平投资集团合伙人周朗表示,华平坚定看好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和公募基金管理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对华宝兴业的入股是华平战略投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布局。中国太保表示,成功收购国联安基金后,太保资产将取得公募基金牌照,获得通过公开募集资金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从事基金管理及相关业务的资格,丰富和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服务面和业务领域。而中欧基金的股权变更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持股的比例,推动公司的发展。
通过公募机构股权变更进入行业赛道的“新选手”对比赛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这一问题,目前行业内的声音纷繁复杂。一般而言,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但是股权变更势必带来管理层调整,行业新力量正在酝酿不可忽视的变革可能。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一家新近股权变更的基金公司处了解到,新股东带来的新投资理念、新管理模式正在与原有的理念和模式互相适应,逐步融合。“但是,在当下,理念的分歧、风格的碰撞、管理的差别等还是明显的,甚至一时间让公司内部难以适应,对于投研、销售等部门来说,调整期的烦恼也不少。新股东正在为公司打上自己的印记。”该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不仅仅是在基金公司这一微观层面,基金行业也可能随着新力量的介入,演化出不一样的发展之路。周朗日前就对国内基金行业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国内公募基金应当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产品,以更为长期的眼光和投资心态来经营权益类业务,完善对投研团队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与分销渠道的利益分配设置、短期规模与业绩的平衡。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募基金应当继续选择与其理念一致、分销能力出色的新渠道方开始合作,同时完善服务体系,将投资理念通过渠道合作伙伴传递到基金投资人,鼓励基金投资人长期持有公司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