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拍卖:一场忽冷忽热的文化疟疾

2015-11-23 14:50:57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十月上旬,中国股市大鳄刘益谦在纽约佳士得以1.7亿美元(约人民币10.8亿元)拍得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侧卧的裸女》,创下世界艺术品拍卖第二的高价纪录。仅仅数日之后,就有新闻称拍卖市场惨淡,上海有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面临倒闭关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拍卖市场一热一冷的两则新闻,让人仿佛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惊心动魄,对于艺术市场的预估与判断完全陷入瘫痪的窘境。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由于存在着艺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的高低端两极分化、产业结构明显失调、产品供大于求的冗余现象等一系列因素,艺术拍卖本来就如同一场忽冷如热的文化疟疾,不是突然热到让人头脑发热,就是突然冷到让人内心冰冷。事实上,从2015年春季开始,京沪两地的中小型拍卖公司就相继传出暂停营业的消息,规模稍大的拍卖公司也被迫缩减拍卖规模。可见,除了风光无限的苏富比与佳士得等全球拍卖巨头,拍卖领域的散兵游勇们已经面临集体过冬的生存挑战了。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无疑,拍卖市场也难以逃脱“马太效应”的宿命。优质而高价的珍品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行业巨头的仓库,剩下数量惊人的次品、劣品甚至是赝品则只好成了中小型拍卖公司唯一可以抢夺的资源。久而久之,产生今日的怪象也就不足为奇了。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以刘益谦为例,他曾不只一次地公开表示自己的收藏立场——“我只买最贵的”。从《功甫帖》到鸡缸杯,再到《侧卧的裸女》,无一不是价值过亿的天价。其中奥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参与艺术投资,在外界看来门槛比较高,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我没有专业知识,但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障碍,我的优势是有资金,所以我要发挥我的优势”。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撇开炫富因素不谈,这话并非没有真知灼见。股市上至少都是真货,尚且还处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更何况普通人就连艺术品真伪都无从甄别,又怎能确保买对了货。在艺术市场上,向来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是假货”。普通人想要入市,还不是一看拍卖行的口碑效应,二看艺术家的江湖地位,三看作品的售价高低?在这种环境下,中小型拍卖行岂有生存之道?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从艺术市场的普遍规律来说,无法辨别真伪,潜在顾客自然就会持币观望。至于这场文化疟疾还会肆虐多久,恐怕短期内并无特效药可以迅速治愈,从整体来看,艺术市场还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阵痛期,才会慢慢恢复正常。fd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上一篇: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
下一篇:寒冬期艺术品收藏策略该如何转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