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价拍品稳住艺拍市场
2015拍卖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昨日在京发布,在严峻的经济形势对艺术品市场带来较大影响下,“量、额双减”成为关键词,但市场在持续调整中也取得了新发展,尖端市场势头不减,艺术消费逐步兴起,新的业务亮点不断涌现。业内人士指出,预计2016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较去年变化不大,但两极分化趋势仍将持续加强。
量额双减调整持续
蓝皮书显示,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量、额双减”, 全国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2352专场,成交额约280亿元,较2014年同比减少约30亿元。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10家拍卖公司的专场数量、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额均下降超过13%。
近现代及当代书画缩水成为整体市场下滑的主要拉动原因。其中,当代书画遭遇冷淡,归结于其在学术上仍缺乏定论和沉淀、在价格上人为因素较多、在市场发展上过度透支、在客观因素上受反腐影响、在未来趋势上存在不确定性等几方面原因。
从2011年文物艺术品成交额为576亿元、在整个拍卖行业中占比9.2%,下滑至近两年稳定保持5%-6%。“这或许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规模,此规模也将在未来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表示,去年艺术品市场的持续调整首要原因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系统性调整。历经 2009-2011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处于理性回归、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阶段。而且,市场资金流向增多,内地买家大举到海外寻求机会,国内一些流动性资金也开始转向股市、黄金等产业都带来一定影响。
中低价位拍品受捧
2015年,尖端市场势头不减,生货、精品也促成高成交率。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了4件过亿元拍品。高、精、尖艺术作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其主要支持仍来源于企业资本。
除了尖端市场受热捧外,中低价位拍品数量持续上升。2015年度,10家公司的成交额100万元(含)以下拍品件数占比继续上升,达到94.12%,而100万元以上拍品占比下降。一些如手迹信札等新兴品类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追捧,此外,近现代陶瓷、版画连环画、西洋古董、沉香、园艺盆景等品类的探索也取得有益尝试。
近几年,消费性专场的推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艺术消费的逐步兴起,中小拍卖企业及大型拍卖企业的小拍在经营战略上均有所调整,更加大众化、区域化的艺术专场逐年增多,市场整体拍品价档结构也随之改变。
两极分化愈发严重
“大众消费持续攀升,不过更多呈现出轮涨的态势,珠宝、手串、钱币、信札等都有轮番上涨的过程。因为有价格洼地,市场很快就会涨起来。此外,包括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名家也会出现轮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分析道。
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幼铮表示,中档以下是艺术品领域的收藏基础,收藏群体包括经销商和收藏家,而上层投资更多是资本运作。未来中低价位市场还将继续发展,资本市场可以尝试,但成功的案例较少。
“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较去年变化不大。因为新货、生货还是比较紧缺,市场也不可能一下子都拿出来,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季涛认为。而且,今年两极分化还会加强,不仅是拍品,拍卖行两极分化也非常突出,精品意识和资源紧缺下,体现在大公司持续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小公司则因货源紧张等更难成交,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且精品会更集中在少数公司手里,精品成交价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