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多元化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2016-10-17 11:33:00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前不久,杭州G20峰会接待酒店悬挂的一幅中国画牡丹图,在艺术界引起轩然大波。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自曾梵志和崔如琢等当代画家的作品在拍卖行创下天价成交纪录以来,美术鉴赏人士的敏感神经,频繁受到一些高曝光率作品的挑动和刺激。笔者在社交媒体上听到的对这幅作品最不满意的声音是:“这类地摊货,怎么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顶级会议厅,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如此庸俗低劣的制作,简直是丢尽了中国人的脸!”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不过,也有一些朋友问笔者:“这不就是一幅我们平时在宾馆、饭店、客厅和其它许多公共场所接待室,都可以遇见的那种流行画体吗?背后代表的艺术范式和审美形态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为什么在市场上和社会上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东西,突然遭到这么多人的抵制?”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坦白来说,不管评论者对这幅牡丹持何种审美意见,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当前国内书画市场上,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投资者和收藏者,会不约而同地主动选择为这幅牡丹代表的那类审美形态站台。它不仅是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流行体,而且暗合着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群的艺术审美标准。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究竟什么样的书画作品才能叫艺术,同时代表着高品位和高格调的审美形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书画作为文化商品进入交易市场虽然早已萌芽,但远远达不到像今天这样成行成市的繁荣景象。在艺术品还没有走向产业化的年代,书画是满足皇家贵族、文人商贾等社会小众群体精神需要的文化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花钱去购买和收藏那些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书画作品。相对应的是,评估和认定一幅书画作品艺术价值的话语权,也掌握在这部分社会精英的手上。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上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获得空前发展,短短十多年,市场规模就达到了可以直接跟美国这样的艺术品大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同时也瓦解了延续数千年的艺术审美标准掌握在精英阶层的话语格局。在今天,收藏不再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是每个人追求精神富裕的一种方式。过去由精英主导的书画收藏,逐步转变为以大众收藏为主导的新模式。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因为大众买家取代精英成为了这个市场上的主力买家,他们的交易行为直接推动了一些精英眼中比较低劣庸俗的艺术范式,成为了社会主流审美认可的流行体。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话又说回来,精英阶层从来不会放弃他们对艺术审美标准的话语权,哪怕他们向社会公众提出的审美建议,早已被如日中天的艺术品商业所忽视。然而,对于“什么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形态,既吻合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又能够击中大众审美的痛点,赢得市场的尊重”,当代美术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和讨论。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只不过,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理想答案的时候,那些寄寓着富贵吉祥、幸福安康和升官发财的美好愿景、转型期间在社会有着更广泛需求的民间艺术,却开始大张旗鼓地在全国各地登堂入室。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诚然,中国的学院派画家深受传统文人画审美形态或精神形态的影响,清人《二十四画品》定义的那些所谓“平和、中正、超逸、深幽、静穆、高古”等典型艺术范式,虽然在一些精英阶层看来代表着文雅、高贵的精神品质,但是,拥有更大群体规模的大众收藏者,似乎听不懂、看不懂这些过于抽象的审美标准,在他们的眼里,审美形态或许只存在选择的不同,而并无高低、雅俗、文野之分。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由此看来,在艺术审美标准上,大众与精英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大众仗着人多,可以调整市场的需求结构,对上游的艺术家进行利益绑架,从而影响他们的创作行为。而精英阶层,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学术资源优势、舆论平台优势和集中资本优势,对行业进行理论灌输和舆论引导,从而树立代表精英阶层审美观念和精神诉求的审美形态。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笔者作为一个作壁上观的专栏作家,唯有劝大众收藏者多点补充理论知识、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否则,你那满屋子花花绿的字画,永远只能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毫无艺术含量的复制品。同时,我也要劝精英阶层快点放下架子,抛弃以往在艺术审美上的傲慢和偏见,少一点孤芳自赏,多一份包容开放,以接地气的语言来向大众提出审美建议,否则,那些没有社会基础的高贵永远只能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市场的承认。cj8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上一篇:香港秋拍:重量级艺术品缺失中国现当代书画稳定
下一篇:专家教你如何收藏金银纪念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