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险企出招!详细限制银联刷卡险种
内地客户想要刷银联卡购买带有投资和储蓄性质的香港保险,短期内将存在一定难度。
尽管银联国际对10月29日传出的“银联将关闭香港保险业务消费通道”作出回应,称仅限制缴费分红型人寿保险、万用险等资产类产品的保费,但香港保险企业的应对措施显然更为审慎。
据澎湃新闻了解,目前友邦、安盛、大都会人寿和中国人寿(海外),对于银联刷卡新缴保费都做出了不同的详细限制,此外,上述四家保险公司表示,对应限制银联刷卡险种,所有的续保缴费短期内也无法通过银联卡完成。
多款储蓄、投资型保险产品无法刷银联卡缴费
10月29日凌晨,一则“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消息刷暴朋友圈。银联国际当即回应称:“并非所有支付服务都停止,仅是不适用于缴付分红型人寿保险、万用险等资产类产品的保费。”
次日,一位香港大型保险企业的保险经纪人向其客户表示,“内地客户去买香港的保险可能确实会有一些限制,但是香港这个投资平台是对世界开放的,所以不会因为一些政策的出台而导致整个内地投资市场封锁,可能只是一些技术性的改变。”
本周起,各家香港保险公司对于“哪些产品可以刷银联卡买?续保如何缴费?除了刷卡还有哪些途径?”等问题都有了具体操作办法。
安盛方面表示,目前内地客户购买的所有保险产品,若是需要续保,都不可以刷银联卡。而对于新单,过去首次缴费是可以刷银联卡的,目前首次缴费模式还有待调整,将在一周之内敲定缴费方式。
大都会人寿方面表示,目前内地客户购买意外险和医疗险仍可以刷银联卡,除此之外,其他险种不管是新单缴费还是续保都不可以刷银联卡。
中国人寿(海外)方面表示,目前内地客户购买投资、储蓄类的保险产品,都不能刷银联卡。
友邦方面表示,从产品类型来看,只要有储蓄和投资价值的产品,内地客户都不可以通过银联卡刷卡完成初次购买或是续保;但如果是不含储蓄部分的医疗险,仍可以刷银联卡。从续保来看,客户可以通过电汇或者支票的方式完成,或者是开办香港银行账户完成绑定进行缴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是使用VISA或者Mastercard进行缴费,该卡必须独立于银联账户,否则也无法完成缴费。
内地赴港投保人数陡增,两地保监机构多次警示风险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保费总额为2075亿港元,和2015年相比上升12.2%。其中,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为301亿港元,占2016年上半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815亿港元)的36.9%。也就是说,在香港每卖出3.5张保单,就有1张是卖给内地客户的。而在2015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只有139亿港元。
香港保险热引起了两地保险监管机构的关注。
2016年4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五大风险提示。在提示中,中国保监会强调,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而且,如果发生纠纷,在香港除了法律诉讼之外,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元,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此外,中国保监会还提示,赴港购买保险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内地居民在购买香港保险产品时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5月,中国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保监局查处非法在境内销售境外保单的行为。
香港方面,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要求,从9月1日起,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时,需额外签署一份《内地人士在港投购人身寿险保单重要资料声明书》。其中对销售过程、保单红利、汇率等风险进行了定义并提醒,要求中介机构在向内地客户销售时需逐一向消费者解释说明清楚,以避免销售误导的发生。
10月,刚刚离任的保监会前副主席周延礼,在中民投“全球新形势,亚洲新机遇”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地居民热衷香港保险可能还有个汇率波动的问题,“有可能大家担心美元升值加息的因素,但这个因素是短期的,你买的寿险产品都是几十年长期性的,以后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重申单笔5000美元限额
在银联国际此次出具的回复当中,提出“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那么,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多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业内对此未有明确定论。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中国保监会对“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 并无明确此类规定,一般来说,业内的理解是非保障、或者保障成分很少、比如现在很多银行可以买到的保险类理财产品。不过,在具体操作层面,会存在一定的界定困难。
对此,银联国际在声明中表示,一直以来,保险属于境外限制类商户类别,持境内银行卡购买相关保险产品,均有单笔5000美元限额,既可满足境内持卡人购买小额保险的合理需求,又实现对涉及资本项目的投资性保险的限制。
除了两地保险监管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银联方面对于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境内银行卡在境外使用的商户类别码分为完全禁止、金额限制和完全放开三类,其中境外保险机构受理境内银联卡属于限制类交易,有每笔5000美元的刷卡限额。
从2016年2月4日起,银联国际要求,银联卡境外刷卡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该指引将于香港各保险机构及其他商户实施,目的是为了打击套码。
事实上也是重申了国家外汇局此前对于跨境保险机构刷卡额度的规定。
今年3月,在国家外汇局一季度外汇管理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表示:“如果是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对这种保险类产品,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未明确允许。目前资本项目可兑换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操作这种属于未开放的境外保险类产品,存在大量风险。”
事实上,除了银联卡之外,大陆居民即使通过VISA或者其他国际组织的卡,国家外汇局一样通过境内的刷卡行和境外的收单机构,做着商户方面的筛查和甄别。
香港保险,买还是不买?
根据华泰证券的分析,与内地保险产品相比,香港保险以其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分红吸引着内地投保人。
从产品价格来看,目前内地人身险预定利率普遍在3.5-4%之间,而香港人身险的预定利率在4%-5%之间,投资型保险的回报率在4%-8%之间。就重大疾病险一项来看,香港产品均价要比内地均价便宜将近3成。
尽管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根据中国保监会的风险提示,香港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而香港保险市场并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这并不属于保证收益,实际收益随着市场波动和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而变化。
此外,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对于目前香港市场上热销的带有分红性质的重疾险,一些产品扣除分红部分后,在保额相同的情况下,香港重疾险收取的保费甚至有可能高过内地重疾险。加之重疾险大多属于终生项目,内地投保人在购买香港保险时也应当考虑远期的汇率变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