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成期货扶贫利器
“新疆阿克苏的棉花价格保险扶贫项目从去年10月就开始筹备了,当前已经在当地开展了一次业务培训,5月左右将开展棉花价格保险扶贫项目。此外,在云南勐腊县开展的橡胶价格保险扶贫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近日,浙商期货扶贫项目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很早就响应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及‘精准扶贫’的号召,2016年12月4日在第十二届期货分析师大会上,公司就同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于2016年12月27日在阿克苏当地就棉花价格保险扶贫项目进行了座谈,2017年是项目落实年。”
发挥专业优势
期货行业精准扶贫要发挥专业优势。
“开发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是浙商期货开展扶贫项目的主要方式,在此前服务‘三农’工作中,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将会用到扶贫工作中。”浙商期货扶贫项目负责人说。
“期货+保险”项目,可以降低农产品价格不利波动风险,稳定种植农民收入,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浙商期货自2012年开始设计保护大豆价格的场外期权产品,2013年开始模拟运行,2014年与嫩江县政府合作,实盘试点,2015年开始小范围推广。
“具体来看,有个农户于2015年7月8日签订大豆价格保险协议,保值价格为4250元/吨,保值时间为7月8日至11月30日,保值数量为60吨,在保值期内的交易时间段可随时点价,最终,该农户在11月9日点价,点价价格为3890元/吨,总共获利2.16万元,成功规避了价格下跌带来的现货销售风险。”
上述负责人说,“2016年浙商期货继续扩大试点,与嫩江县22户大豆种植合作社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紧接着这22户种植合作社与阳光农险签订保单;阳光农险和浙商期货签订场外期权协议;浙商期货开始进行项目对冲。项目保险规模扩大到1.45万吨,覆盖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当前,浙商期货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和云南勐腊县开展的两个扶贫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中。
浙商期货扶贫项目负责人说:“当然,扶贫项目中‘保险+期货’模式的运用也有所变化,从点价到赔付,期货公司和当地政府将协助农户走完整个流程,提高理赔概率。此外,期货公司在开展专业帮扶时,可以对贫困地区涉农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行培训,并提供合作套保、仓单质押、仓单回购等专业服务。”
场内期权助力
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毕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保险+期货”的发展。他指出,2016年,“保险+期货”的试点项目,人保财险创造性地第一次引入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首次实现了“互联网+保险+期货”的承保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流程效率,实现了承保信息和数据线上对接,通过互联网平台首次实现出险后保险机构的主动理赔。
2016年,郑商所支持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保险公司向农户出售价格保险后,向期货公司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来转移市场风险,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则通过在期货市场复制期权的方式,来对冲自身的风险。
这种操作模式成本高、风险较大,“保险+期货”项目规模和范围也受到一定制约。上市白糖期权后,相较于之前的场外期权操作模式,可以为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冲工具,为“保险+期货”项目保驾护航。
工具升级将助力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进行扶贫。浙商期货下一步的扶贫规划就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云南勐腊地区继续开展有农业价格保险扶贫项目,预计保值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继续发挥期货公司利用金融工具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