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年内出台
保险投资不能再“大手大脚”
保监会近日下发通知,对保险公司开展资产负债能力试评估,并计划在今年年底正式发布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掌握保险公司的期限错配、利差损、流动性等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近年来,在复杂利率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部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失效,采取激进经营、激进投资策略,在发展战略上“跑偏”了,出现业务快进快出、风险敞口过大等问题。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设置了多个指标,比如长期经济价值、中期盈利能力、短期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底线等,以此评估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和管理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建立产品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有了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后,资产负债管理将真正从之前的软约束变成硬约束,以往资产驱动负债的激进模式难以为继,资产配置不能再“大手大脚”。保险“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境遇也将大不相同。
记者了解到,监管机构将适当给予保险“好孩子”资金运用创新试点、产品试点等政策,对个别“坏孩子”将采取限制投资比例和投资能力申请,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等监管措施,通过扶优限劣,引导公司主动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安永精算与保险咨询专家余诚说,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以产品为原点,将促使保险公司根据盈利预期科学设计和推出保险产品,合理定价,负债端不冒进,在配置战略资产时不激进,更加重视现金流的流转顺畅和安全性,避免董事会的非理性决策和战略规划的大起大落。
资产和负债就像保险行业的两个“轮子”,只有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保险行业有序运转。保险公司要摒弃“短钱长配”“盲目投资”等理念,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促进资产端和负债端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
泰康保险集团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袁洋认为,当前监管部门正引导保险资金审慎稳健投资,过去个别保险公司激进扩张行为带来的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风险,将得到有效缓解。
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引导保险资金“脱虚向实”,发挥其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