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多维度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为实体项目亮绿灯
-2018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前瞻之三
2017年保监会打破传统的新闻发布形式,组织了9场保险公司专场发布会。在这9场发布会上,“服务实体经济”被频频提及。这与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的责任担当不谋而合。
具有来源稳定、成本较低、期限较长等优势的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精准浇灌的效应愈发凸显。业内人士预计,服务实体经济将在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被重点提及,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规则制度和配套政策,持续为实体经济项目亮“绿灯”。
立足保险属性护航实体
2017年,处处可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身影。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保险业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落在了实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保险业要继续立足于保障的根本属性,为全社会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要通过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保险的渗透率,拓宽灾害损失补偿渠道,提高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比例,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的功能,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走出去”发展。在这过程中,保险公司为这些企业筑起了风险“防护网”。
作为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2017年在支持企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投资、工程承包业务方面,累计承保金额达129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支付赔款超过4亿美元。
除助力出口企业“走出去”外,保险业还帮助不少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燃眉之急。
险资活水精准投放实体
除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核心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外,在资产端,通过保险资金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是保险业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的一个途径。
据记者了解,在主动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保险业助力促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加快转型发展和实现脱困升级,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降杠杆和市场化债转股。截至2017年8月末,保险业累计注册永续债14项,规模达808亿元。
同时,保险资金还积极参与国企混改。去年,中国人寿(31.160, 0.00, 0.00%)作为单一出资金额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以217亿元认购中国联通(6.890, 0.00, 0.00%)逾10%的股权。在谈到这笔投资时,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直言,这一项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第一单国企混改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其次,这是中国人寿支持国家相关政策部署、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
此外,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去年通过设立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向中国商飞提供150亿元的保险资金,用于支持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研发、生产及运营等。这是保险资金首次投资支持我国大飞机项目。
监管将持续为实体经济项目亮“绿灯”
保监会也在不断出台政策引导保险公司“脱虚向实”。
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为例,保监会去年4月下发《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保险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保障需求和融资需求,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随后,又指导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发《关于建立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业务受理及注册绿色通道的通知》,明确了投资“一带一路”等方面重大工程的债券投资计划,可申请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受理和注册。
今年1月下发的《关于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切实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点领域、重大建设工程,以及投资于实体经济项目的股权投资计划,保监会指定注册机构予以优先注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路上,保险监管不停歇。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指出,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配套政策,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疏通渠道,提高投资效率,缩短投资链条,降低资金成本,引导更多保险资金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