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郑州房价涨1006元/平 涨幅放缓均价破纪录
□记者孙煊哲
核心提示|根据郑州市房管局数据,6月份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9661元/平方米,比1月份的8655元/平方米上涨了1006元/平方米。
也就是说,如果年初你看中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你一犹豫,没买,到年中,一共涨了100600元。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099元也就是说年初你一犹豫,三年多又白忙了!
【数据】涨幅放缓均价破纪录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0个,上涨的城市有55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9%,最低为下降0.5%。其中,郑州涨幅为1.6%。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比上月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持续收窄。从同比数据来看,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但涨势有所放缓。
在郑州,据市房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郑州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35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3%;商品住房销售均价910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14%,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其中,6月份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9661元/平方米,仅次于2015年5月的10243元/平方米,为历史第二高。比1月份的8655元/平方米上涨了1006元/平方米,半年内上涨了11.62%。
在区域方面,据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成交均价最高的仍为郑东新区,达到18303元/㎡,排名第二的是金水区,为11173元/㎡,随后是经开区为10495元/㎡,惠济区为9120元/㎡和管城区9010元/㎡。二七区8590元/㎡、中原区7624元/㎡、高新区8637元/㎡的价位相对较低,为性价比较高区域,吸引大量刚需客户置业,成交量居前三。
整体市场以二房、三房为主。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的刚需属性较为突出;70㎡-90㎡为市场主流,尤其是高新区、中原区、二七区,90㎡以下产品占较大比例;郑东新区与金水区成为主要的改善区域,4房以上户型成交较多。
【分析】政策利好房企开发热情高
去年,一线城市出现了一些问题后,二线城市都在涨,南京、合肥都涨得非常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晓峰分析称,郑州这样大的省会城市,既有人口带来的红利,又有地理上的优势,高铁的建设因素很大,再加上“一带一路”战略提出都会带动房价的上涨。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也有所改善,开发热情高涨。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房地产的各项指标都是涨涨涨!开发投资2413.08亿元,增长18.3%,其中,住宅投资1793.61亿元,增长20.6%;房屋新开工面积5794.66万平方米,增长37.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231.22万平方米,增长30.5%;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到位资金2589.56亿元,同比增长18.8%。全省商品房销售额1775.00亿元,增长28.7%。商品房销售面积3714.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8%。
河南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分析称,上述数据说明了三点:一是需求旺盛,开发商对市场的信心增加了;二是开发商资金紧绷问题已经缓解;三是宏观经济依然需要房地产行业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回升主要是由于减免税费、降低首付比例、调低房贷利率、鼓励农民买房等多种利好政策促进和市场预期变化所引起的。
【建议】专家:能早买别晚买
针对上半年楼市的狂热,不少专家认为,本轮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之快和绝对价位之高,已经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宽松是上半年楼市升温的主要原因。加上当前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会持续,这使得一部分资金会继续流向房地产市场,创造出“繁荣”的环境。但随着热点城市调控收紧,加之有效需求的提前释放,下半年一二线城市楼市涨势会明显放缓。
近期南京、苏州、合肥已出台相关收紧性政策,受此影响,6月份多地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下降,预计下半年各地楼市将继续分化,整体成交量、房价涨势将趋缓。一旦房地产信贷供应量减少,市场很可能出现快速下调。
对于郑州房价,李晓峰认为要根据全国的大环境而定,目前,全国的楼市销售已经出现滞涨的迹象,郑州热热闹闹的“地王”频出以后,相关部门会不会出台调控的政策都会影响房价的走势。
“郑州市房地产市场整体而言表现优于周边部分兄弟城市,这主要得益于郑州市相关部门政策调控的度拿捏得比较好。”宋向清认为,上半年上涨幅度较大,未来依然会保持总体上涨的态势,但幅度不宜大。希望适时出台微调政策,加大对恶意抬高房价者的处罚力度,并对若干可能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政策储备。
市民需要明白,当前投资品繁多,风险却相对无法把控,对没有金融期货艺术品等专业知识支撑的普通市民而言,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地产投资,应该还是心里最踏实的选项。尤其是在房价未来预期依然上涨的情况下,基于自己实际需要和购买能力,能早买不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