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挥“劳模”带动效应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孙清清)“劳模就是不一样,跟着他干活,心里踏实,脱贫也有底气。”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贫困户陆燕芳说。
陆燕芳口中的劳模是息县百惠薯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德,2004年获得河南省劳模称号。在工会的号召下,张德将钻研30多年的农业丰产技术“秘籍”免费传授给贫困群众,先后在合作社开展“懒汉”水稻育播技术、稻茬播麦技术、红薯丰产技术培训20余期,还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到合作社务工。陆燕芳就是其中之一。
陆燕芳是息县项店镇李店村贫困户,因年事已高,无人赡养又没有收入来源。张德便安排其在合作社看门,并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秧盘、包装粉条等,使陆燕芳每月有固定收入2600元左右,彻底解决了她的生计问题。
河南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像张德这样的劳模群体正发挥越来越明显的“头雁”效应。
今年以来,河南省总工会根据各行各业劳模的不同优势,结合脱贫攻坚重点区域不同需求,开展河南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
安阳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尚高峰从事家政行业,他针对贫困人员免费开展母婴护理、养老护理、保洁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已有56名贫困学员上岗就业,从事保洁、月嫂、家政等工作,月收入近3000元。
“技能培训太好了,学了本事不说,还有资格证,也能拿工资过日子了。”殷都区伦掌镇大五里涧村村民李青莲说。
曾经,她一家老小5口人全靠丈夫外出打工养活,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如今,经过家政技能培训,李青莲已经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月嫂,月收入最高能达到5000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已有1.2万名各级劳模先进人物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2563家先进单位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包村包户,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村贫困户3万多家,共有近30万名困难职工和贫困群众受益。
河南省济源市总工会组织了农牧、农机、医疗、文化等8支劳模志愿服务队,走遍全市59个贫困村,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济源市农牧局园艺工作站站长赵兴华是研究高山蔬菜种植的专家。不少农户一看到他,就拉着他问这问那,还有村民干脆把赵兴华拉到地头“把脉问诊”。
“找我的人越多,我越高兴,因为这样越能体现劳模的价值。”赵兴华说,作为劳模,不光要自己劳动,更重要的是利用好志愿服务平台,带动贫困群众一起劳动致富,这才对得起自己劳模的称号。
目前,河南省总工会除了建立激励机制,坚持工作重心、资源配置、组织力量向劳模扶贫工作倾斜外,还动员各级工会累计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354个,直接帮助1.05万名困难群众摘掉了贫困帽。
下一步,河南还将选树一批劳模脱贫攻坚领军人物和示范基地(点),以进一步扩大成效,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