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悄悄上线“滴水贷”入局消费金融 最高授信30万
来源:清流Club
两天前,滴滴悄悄上线了一款名为“滴水贷”的在线信贷产品,产品界面显示,其需要用户预约才能获取贷款名额,可随借随还,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万元。
(来源:滴水贷页面截图)
据清流Club了解,这一产品将以白名单的形式逐渐推广开来,最终将覆盖到所有滴滴用户。而滴滴在这款产品上,更多地充当的是“导流”和“数据支持”的功能,而真正的资金来源,则由正规的持牌机构提供。据清流Club了解,新网银行已经成为了首批合作的银行机构。
一位消费金融领域从业者认为,滴水贷将刺激滴滴快速走向盈利,这对于陷入网约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滴滴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
“如果滴水贷能够做到1000亿余额,按赚三个点差价而言,意味着30亿的收入——这完全可以把公司拉到盈利空间。”上述人士表示。
此前资料显示,滴滴出行在2017年的GMV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
盈利的冲刺
滴水贷并不是打车分期,而是类似于微粒贷的现金贷款模式。前一种形式单价较低,而后一种形式呈现拥有高单价的特征。
以微粒贷为例,依托微信这一庞大的社交平台展业,其单价已经做到了8000元左右,贷款余额已经破千亿,成为了零售信贷领域无法忽视的巨头。
如前文所言,在“滴水贷”产品上,滴滴充当的主要角色是导流和数据提供方,而风控审核、资金来源掌握在类似于新网银行这一类持牌机构中。具体的审批方式上,比如新网银行以自己的大数据风控体系作为评判,但滴滴也以平台自身积累的数据进行了初筛。
这种合作模式,很好地保证了金融业务的合规性,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滴滴拥有庞大的用户量。截至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和4.5亿人——这意味着,要实现1000亿的贷款余额,只需要1千万用户平均每人借款1万元即可。
可以说,作为网约车出行领域的龙头老大,滴滴掌握着大量的出行数据,涉足消费金融无疑是将数据变现的最佳方式。
一位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在评价滴水贷时用了四个字总结:很有前途。
“滴滴掌握了大量的出行数据,针对活跃用户,滴滴能清楚地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和公司地址,也知道用户的偏好,如对顺风车、快车、专车的选择等,从而以此判断用户的经济水平,这对于信贷产品的风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构建金融版图
“滴水贷”是滴滴尝试消费金融的第一步,但并非是其尝试金融的第一步。
滴滴早已布局了余额理财(货币基金)、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已成功获得支付、小贷、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
但就互联网金融的性质而言,基金的代销收入极为薄弱,而互联网保险的单价又呈现出低单价的特征,此类业务能给滴滴带来的获利有限。
在信贷产品方面,滴滴于去年12月推出了面向司机端的信贷产品,额度在3000-5000元,期限为3-12期。清流Club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份,这类资产规模已达7亿元,月新增在1亿。
但这一产品更像是为网约车司机提供的增值服务,其用户群总数有一定的天花板。可以说,在“滴水贷”推出之前,滴滴的金融业务均为有限试水。
今天上线的“滴水贷”才是滴滴严格意义上第一款消费金融产品。以此为标志,2018年将是滴滴出行发力金融的一年。
从主营业务上来看,随着美团、高德地图、携程旅行先后进入网约车领域,此前一家独大的滴滴出行无疑感受到了压迫,特别是在主营业务还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通过金融业务丰富盈利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战略选择。
日前,滴滴已经在某招聘平台发布了金融事业部的招聘启事,开放的岗位包括保险、信贷、结构融资、汽车金融、支付、技术、产品、数据、运营等岗位。其中的“消费金融产品负责人”岗位,要求应聘者有“5年以上大型互联网公司产品经验,2年以上信贷产品经验”,“对消费金融领域的产品、风控、资金方、场景、政策有深入的理解”,并要求该职位能“负责消费金融多条业务线产品团队的工作”,“运用产品手段促进业务增长。”
对此,业内人士向清流Club表示:“滴滴终于来了”。不少消费金融从业者表达了对滴滴金融业务的看好,也有不少资金方对来自滴滴平台的资产表达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