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再重申:释放重要信号! 楼市怎么走?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及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内容。
此时正值一季度楼市回暖态势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速;多地人才引进新政纷纷与楼市政策挂钩;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一些“调控放松”的论调。
重申“房住不炒”,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中央如何定调当前市场?楼市接下来又会怎么走?4月21日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深度解析。
半价卖房 影响有多大?
新闻链接:呼和浩特人才安居“大招”
近日发布的《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实施办法》明确,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在试点范围内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可申请享受安居住房政策。
最受关注的一点是,“大学毕业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采取按揭或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
刘卫民:真正吸引人才 要靠城市发展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卫民:呼和浩特这次出台的政策,当然是为了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不是光从住房角度讲。
很多年轻人到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房价更高,为什么他们还愿意来打拼?因为有产业、有更多发展机会。当然,呼市新政本身的前提条件也比较多,近期不少地方都从安居工程的角度着手设计人才引进政策,但符合条件的对象还是比较有限的,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王 冠:以房留人蔚然成风 人比楼金贵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如果给呼市新的政策一个定义,我的关键词不是楼市,而是城市。
2019年以来推出相应人才引进和购房补贴优惠的城市超过了50个,各地都在争夺流量,呼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和其他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级别的城市比,条件不占优,但也不能落后。
所以,就出现人比楼金贵,以房留人蔚然成风,有了优质的年轻人,城市发展就会更良性循环。我想这并不像外界有些解读说的那样,是为了楼市去库存。
房住不炒 楼市怎么走?
新闻链接:一季度房地产数据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3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二手房价格全面上涨;同时,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再创新高。
刘卫民:因城施策 楼市不会大幅波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卫民:过去几年去库存整体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最近三年来看,全国库存水平相对处在一个历史低位。
所以,开发者也有动力去加大推盘力度、投资力度;第二,整个房地产投资,从销售方面看还是同比回落的,整体仍然处在窄幅波动的空间里,未来在因城施策的政策下,整体房地产、楼市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王 冠:房住不炒再重申 释放稳预期信号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重申“房住不炒”,除了释放稳预期的信号,实际上也释放了更乐观的态度。
比如政治局会议表态说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还有一句关键的话,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
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上涨,是不是来之不易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要走掉头路?从中央的这盘大棋来看,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看,房地产绝对不是当头炮,当然也不能拖后腿。
防止大起大落,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可能更符合现在整个宏观基调和整体定位。
刘卫民:坚持调控基调不动摇 加快出台长效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卫民:三月数据确实有局部城市和地区房价有偏热的苗头,所以坚持调控不动摇这是基本态度。
长效机制上很重要一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一方面加强保障房不能动摇。
另一方面,要更多支持购买首套自住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市民,在大城市要充分发展租赁市场,通过机构投资者、政府公共租赁住房来满足市民阶段性住房需求,推动形成梯度消费理念。
对二三线城市则要把握住快速城镇化中的供求平衡,对供求偏紧的地区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王 冠:户籍制度逐渐淡化 楼市价值回归居住本质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明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 万—500万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这背后能看出至少两点,一是人才迁徙的自由化,以及背后更深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点,在不同城市买房,价格可能会越来越多取决于它的居住品质,以往附加在户籍制度上、却体现在价格里的这一部分可能要被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