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院专家:生态GDP核算体系有望年底实施
目前,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按照绿色GDP体系一直都在核算,目前已经核算到2012年,目前继续使用的指标是绿色GDP核算的2.0版本。
“也就是说,原来算减法,现在假设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改善,改善的效益再作为加法加回去。”王金南表示,这是团队最近正在核算和推动的事情。
2013年发布的2010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5389.5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5%左右。
虽然绿色GDP核算仍然存在争议,但部分地方政府还是有所动作。在2012年年底召开的湖北省2013年经济工作会上,湖北省政府提出将绿色GDP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之一。
核算体系重在评估
在上述两个核算指标之外,近几年还有一个指标备受关注,就是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这一指标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朱春全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共同研究,于2012年提出。GEP包括生态系统产品价值(如木材)、生态调节服务功能(如大气净化)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如休闲旅游)。
不过在王金南看来,生态GDP核算更多关注的是林业生态。同时,包括生态GDP核算、绿色GDP核算在内的所有核算体系,目前都是一套评估体系,还不能用来考核和应用。
在马中看来,环境的价值,是GDP本身的增加值,绿色GDP核算的统计和计算口径与现行GDP核算不同。GDP是一种真实的价值,但绿色GDP无法在市场中体现。
“传统GDP是按年统计的,体现的是一年内的国民经济增加值,但环境的增加值不会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这个时间一定要足够长。当年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损害,不一定在当年就体现出来,环境的改善也一样,当年的经济行为不体现为当年的价值变化。”马中说。
他认为,这和生态GDP核算面对的问题是类似的。“一项生态改善和一个物种的丧失,如何评价它的影响?如果要评价,一定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来衡量,比如衡量100年内一个物种的丧失对经济、环境等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可以的。但如果不在一个时间尺度内来衡量,二者是对应不起来的。”马中解释,单纯从物种变化来说,物种从生存到消亡,种群的改变不是短期内完成的。
他建议,与其制定各种核算体系,不如对生态或者环境建立一个标准,即当环境或生态遭受破坏、污染之后,那么恢复原始的状态需要多少投入,这就是环境或生态损失成本。(作者:孟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