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信贷敲警钟 当心企业债务错配
市场几乎被1月2.51万亿人民币新增贷款惊呆了。这个创纪录的数字,超过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任何一个月。如此场景似曾相识,激起人们对当年四万亿刺激的记忆。2009年1月、3月、6月等三个月的天量信贷超过5万亿,从而助推了日后的大泡沫,包括备受诟病的空气污染与产能过剩。
在官方未就此发声之前,即使给出几种可能性,离真相恐怕仍有距离。2月19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信贷需求集体中体现于1月份,同时宏观审慎评估也不是单纯关注狭义贷款,还要看广义信贷。但市场仍是雾里看花。这一次没有丝毫前兆,而且近期明明是“去杠杆”的节奏,数据出来,就变成“加杠杆”了。如此出乎意料的反差可能不符合央妈与市场充分沟通的逻辑。但它真的发生了,而且来得那么干脆。
果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吗?在春节假期后首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这么高的储蓄率,这么大的回旋空间,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我们会果断出手。
再加以联想的话,或是2月16日下午,央行、发改委、银监会等8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有分析称此文对于工业领域乃至实体经济而言,都是一次信贷机构的大调整和大部署。
不过,这毕竟更多是中期政策。怎那么快就在1月信贷数据中体现出来了呢?
尽管历年一月份乃至一季度都是银行放贷较为积极的时间窗口,一方面是冲业绩,另一方面是回避监管限制。季节性因素之外,2016年的特殊性或在于:房地产销售改善带来居民部门按揭贷款强劲增长;企业财务操作转向——由外币融资变为人民币融资;政府刺激经济力度加大,带来基建投资融资需求的增长。
诸如此类,仍无法合理解释一月飙增的天量信贷。
事实上,据平安证券对信贷经理的调查,1月信贷资金主要流向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此部分资金主要体现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科目中。
问题是,如果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流向带来金融机构资产的扩张;缘何资金投放的增加没有在基建投资相关数据上体现出来呢?一月全国水泥价格仍处于下跌通道中。
困惑又何止于此。中国国家发改委2月17日的一场发布会向外界透露:2014年11月底开始至今的5万亿投资计划,仍不能拉动中国经济固底回稳。
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双加码恐难挡经济下行。因为该来的总会来,该破的让它破。底线思维下,让经济来一次像样的调整亦未尝不可。
真正的挑战或在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们如何去面对这样一场可能不破不立的调整。回到1月天量信贷数据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尤值得推敲。数量显示,1月中长期贷款绝对量增加1.54万亿,创历史新高,其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较2009年3月的历史高点多增3000亿。相信货币高增与通缩并存之际,不乏企业依靠贷款借新还旧。但美元流动性消失、汇率波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问题或不止于此。
史无前例的新增2.5万亿人民币贷款背后,是否大量存在美元贷款转为人民币贷款?以避免汇率损失。企业贷款增加近2万亿,但企业存款却增加不到8000亿,存款未同步增加,这是否说明企业贷到人民币后,将这些人民币去购汇偿还外债?
而央妈近期多管齐下旨在“保汇率稳利率”。此刻,预期管理保汇率,也许争取时间进行外债转内债亦是明智之举。其实,当年外国央行的干预也有此目的——企业债务错配风险决不容小觑。
只是这2.5万亿恍惚了市场的视觉与嗅觉。经济似乎尚未随信贷数据的狂飙而改善;但天量信贷或敲响企业债务错配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