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巨头争抢交通出行新高地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18年愈演愈烈。
五一期间,北京地铁全面试运行手机扫码进站,乘客只需手机下载易通行APP完成注册绑定支付后,将乘车二维码对准地铁闸机上的扫码感应区域,“嘀”一声即可顺利过闸,在出站时采用同样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付款,离线二维码技术无需担心没有网络,随时随地轻松扫码进/出站。首批接入的支付渠道包括支付宝、京东支付、工商银行三家。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并不在其中,微信小程序乘车码在北京地区尚未开通支持,对此,微信方面表示“仍在合作洽谈中”。除了扫码支付外,Apple Pay等在稍早之前也已全面实现了公交、地铁闪付乘车。
蚂蚁金服方面透露,目前全国已有浙江、河南、山东等14个省市的高速收费站陆续接入支付宝缴纳通行费,缴费方式包括扫码付款和车牌签约代扣两种。
记者注意到,除北京地区外,各家机构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争夺也已涉及公交、地铁、高速等出行的方方面面。2017年12月底,杭州成为首个“互联网+公交地铁”全覆盖的城市;截至2018年1月,已有超过5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
而最早撕开交通领域电子支付入口的银联,也自去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加速布局。继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福建晋江、辽宁沈阳、安徽淮南、河南南阳等地后,今年4月银联又与云南昆明公交合作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乘车,同时还在多个省市县公交开通了包括银联闪付、ODA和银联二维码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途径。此外,银联还联合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闪付或二维码“1分钱乘车”优惠活动。银联方面表示,随着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的持续快速推进,还将在各地公交、地铁、停车、加油等公众出行领域加快步伐,不断拓展“智慧交通”新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几家巨头的移动支付争夺早已白热化,而目前的线下场景中公共交通场景可能是最后一片蓝海。“不过,目前各家布局还处在起步阶段,比如在与地方的合作过程中还是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数据的合作共享仍然需要多方协调和打通。”一位地方交通集团人士称。
易观智库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公共交通场景是支付巨头们必须拓展的,目前多数公共交通系统都已有自己的支付体系,外部支付机构想要进入就需要与当地公交系统谈判。
事实上,在基于交通出行场景的数据挖掘与延伸拓展方面,支付巨头们可谓不遗余力。比如,12306对线上交易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后,蚂蚁金服顺利接入花呗,目前在通过支付宝购买火车票的交易中,已有20%是通过花呗进行支付的。另外,在杭州、武汉、青岛等地刷支付宝坐公交,不仅方便且还可免费获得公交意外险。
微信方面表示,在小额高频场景,微信希望通过支付工具,给公交地铁带来更多的服务价值,提供给用户实时查询公交行驶路线等服务。对公交地铁而言,除了可以减少大量的现金管理成本,微信小程序的流量主功能,未来也可实现更多的商业价值。
易观智库指出,布局出行领域对于支付巨头们而言真正的价值在于数据。此前公共交通采用的现金加充值卡的支付方式,没有办法积累有效数据甚至做出人群画像。而在移动支付介入后,终于能够将这一缺失的数据链补充完整,进一步完善用户画像,对于后续运营和精准营销服务等将有大幅提升。
“未来,公交车沿线经过一家盒马鲜生,就可能推送一个盒马的优惠券给乘客。对于不同乘车习惯的乘客,公交公司可以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给予不同的优惠。个性化的运营服务,将使参与各方拥有更多赚钱的可能,商业化想象空间也会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畅想。(记者 韦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