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 GDP破90万亿,同比增6.6%
据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具体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我国GDP总规模首次超过90万亿元,但增速持续下行到6.6%,也创下了1991年以来新低,但这种增速下滑是经济新常态的正常现象。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也表示,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经济结构方面,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资本形成总额高43.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 CPI较上年上涨2.1%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上涨1.9%,衣着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均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
此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9%。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9个,下降的为1个。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奚君羊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物价水平同比增速的下降也是与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相对应的,说明目前经济状况不是特别理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不足,因此价格相对比较疲软,缺乏上升的动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供过于求,也就是所谓的产能过剩、企业库存过多。
●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
据统计,2018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 外汇储备3.07万亿美元
截至201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0727亿美元,持续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比上年末减少672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6174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2.0%。
黄志龙对此指出,尽管国家外汇储备较上年末有所回落,但没有跌破3万亿美元的关口,这在人民币持续贬值压力之下实属不易,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加强了对无序的资本外流的管控,当然,2018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触底回升,也对于四季度外汇储备未现持续下滑有着积极的作用。
● M2比上年末增长8.1%
货币供应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82.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55.2万亿元,增长1.5%,均创下有统计以来新低。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万亿元,增长3.6%。
此外,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少3.1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00.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
在黄志龙看来,一方面属于前期持续高速增长的正常回落,但也有2018年当年的一些短期因素。
“其中,M1仅为1.5%,主要原因既有经济活力下滑,企业存款定期化现象严重,为应对日常资金需求的活期存款减少。另外,房地产销售的持续回落,也影响到居民存款向房地产企业活期存款的转移,使得M1增速下滑。M2持续低迷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意愿减弱,这也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低迷的现象是相一致的。”他进一步指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未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将变中求稳,短期托底经济增长,为增质提升奠定物质基础,长期适应于自然利率下滑的趋势,而不再过度刺激;财政政策张弛有度,短期发挥调结构的作用,积极推动“宽信用”发力,长期对应于经济、社会、人口等变化,保持可持续性;产业政策破立结合,短期扶持“硬核”新经济崛起,促进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的融合,长期配套于整体改革的方向,助力中国获得全面市场经济地位。 ◎ 记者 范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