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怎么解决
冯钧平代表:引导企业回归实体经济,减负增收是治本之策
徐明代表:提高对实体经济不良贷款容忍度
卢晓钟委员:扶持小型金融机构,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
史贵禄代表:合理降低贷款利率上浮水平
【小家连大家】
郑建旺在山东经营一家小型服装加工企业,每到月底他总是如坐针毡,因为这是支付工人工资的日子,而应收账款往往要晚很长时间才能到位。他不止一次尝试着到银行贷款,但都无济于事:企业规模小,许多银行根本不放贷;即使同意贷款,手续也太过繁琐。“一个月要20万元,靠东挪西借不是办法,真希望银行对小企业的政策能放宽些。”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在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成本上涨、订单萎缩,当前一些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重重,尤其是“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其成长的最大瓶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优化产业结构”等,将为小微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让它们轻装上阵,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正常融资渠道难“解渴”,民间借贷风险高
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陕西省工商联主席冯钧平代表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有1100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
“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资金需求强烈,但实际上却很难通过正常融资渠道‘解渴’。”冯钧平说,大型金融机构门槛高,民间借贷高成本、高风险,小微企业实际能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
“虽然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但并没真正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晓钟委员表示,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基层网点多的优势,但目前融资担保体系不够健全,抵押担保形式单一,导致很多发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史贵禄代表也这样认为,“去年对当地某银行调研发现,银行放贷规模中有50%指定要给中小企业,但实际上大部分贷款却放不出去,因为小微企业很多指标不符合银行的要求,通不过贷款审查。”
正规渠道获得的资金有限,很多小微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代表委员们认为,由于当前管理不够规范,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给资金炒作提供了机会,一些地区陷入了“以钱炒钱”的困境,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改善市场环境,化解贷款风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徐明代表说,资本的趋利性,注定了商业银行的“嫌贫爱富”。应尽快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和引导银行全面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提高银行对实体经济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卢晓钟认为,从国外经验看,小微企业基本上靠的是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内部成立专门小微型企业信贷机构,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抵押品范围,制定以专利、应收账款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的具体措施。只有有了自己的专属金融平台,小微企业才能摆脱和大企业“抢食”的尴尬局面。
“小微企业的优势是船小好调头,解决融资难关键还要练好内功。”冯钧平说,要通过财税政策进一步给小微型企业减负,引导他们回归实体经济。“经营环境宽松了,效益提升了,利润增加了,才能吸引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的进入,这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