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养老金投资方案初定 13省市已委托投资数年
在已经不是入不入的问题,而是应该怎么入的问题。
这是5月4日由 《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变革与突破中国地方养老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与会者形成的共识“养老金投资的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近五年来,已有13个省市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集中管理做实个人账户中的中央补助部分,根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效果还不错。”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从人社部相关官员处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针对全国的养老金投资运营初步方案已经出炉,现在还在进一步审核中。可以预见,在普遍跑输通胀的背景之下,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步伐将会疾行。
13省市的委托投资
不单在我国,目前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受到人口老龄化冲击,藉此许多国家建立了基金积累制,同时引入了新的基金运营机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养老金制度开始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形成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模式,即为“统账结合”。
在1997年,这种模式推向全国,但并没有能够顺利实施,原因在于统筹账户的缴费积累不足以发放当期养老金,其缺口还得依靠挪用个人账户。
在此背景下,2001年国务院同意辽宁省成为首个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省份,其后数年,天津、山西、山东、河南等共计13个省市陆续加入做实账户的行列。而随着养老金收支缺口的频现,早先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不得已以“借支”之名挪用个人账户,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达到预期。
因此在2006年,中央财政以补贴的方式给做实账户的省市进行补贴,即当期统筹部门的资金不足以发放养老金时,缺口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75%和25%。这其中,有些省份的补贴有别于此,比如中央财政对天津市补贴额为做实部分的60%,山东为做实部分的30%。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基层社保部门了解到,当时做实个人账户之后,累积到的中央补助资金逐年增加,但基本都存在银行。
时间定格在2006年年底,当时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份的社保部门负责人来到北京,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各自签订了一份五年的合约。
这份合约即为委托投资运营协议,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拿出中央财政给与的共计数百亿元补贴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保底收益率为3.5%。
当时的规定是,运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由社保基金理事会承担,若实际投资收益高于3.5%,会将高出部分的一半成立特别风险基金等。
截至去年底,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管理个人账户基金本金543.6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10.27%,超过同期通胀率近8个百分点,比承诺收益率高出6.8个百分点。
投资保障房样本
无论是从2003年6月开始投资股票,还是从去年开始投资保障房的建设,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受托基金的收益让人乐观。
根据理事长戴相龙去年的说法,“2011年社保基金主要会增加对社会保障房的投资,大约占投资比重的5%,约几百亿的规模。”
此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南京保障房30亿元的信托贷款项目落地,成为全国社保基金以信托产品形式投资保障性住房的试水之作。而在此三个月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又以信托产品的形式,为天津市提供了30亿元人民币贷款,专项用于该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紧接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通过交银信托,并由国家开发银行担保,向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公司发放3年期45亿元信托贷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因信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可通过多个金融产品加以绑定,因此安全性较好。而对于信托贷款的使用,参与计划的众方也有严格的协定,先由保障房建设单位根据建设进度提出资金需求计划,经过保障房公司和银行审核后受托支付。
在保障房销售资金回笼上,保障房公司和建设单位设立监管账户,在建设过程中保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都闭合可控,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正确的位置。
根据王忠民去年的说法,社保基金理事会将陆续扩大该领域的投资。
目前,除了保障房的投资外,理事会还会增加对PE的投资。同时未来还会加大境外投资。
地方热望投资运营
北京人社局养老处处长李勇(微博)(微博)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已到了老龄化社会,从养老保险的角度,待遇享受人群和缴费人群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4%。
他说,“北京的优势在于它是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会有外来人口的贡献。当然这些贡献都是今后潜在支付的压力。”
据了解,北京市对于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严格按照现行国家的规定执行,即存银行和买国债,但2000年后没有发定向国债,只能存银行。“(这样)收益率就很低了,这种方式肯定是贬值的。”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