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稳中有变 如何提升市场信心?
无论从整体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从经济的韧性上而言,目前中国经济在稳中有变的背景下,
变中取稳、稳中向缓。而与之相对的是,市场上的预期和信心,却明显太过悲观
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近期一系列经济政策进行了定调。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
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很不平静。当前的经济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
图为江苏盐城一家企业内的生产景象。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市场信心和经济基本面有所背离
经济数据秋季报出来可见,虽然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下降至6.5%,被一些人“惊呼”“十年最低”云云,但其实无论横向与全球经济体、尤其是特大经济体相比,抑或纵向与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速相比,都显得仍然坚实。经济虽然放缓,但并不失速,符合“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特征。
尤其是今年正式启用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现出较好韧性,4.9%这一数字同比及环比均下降0.1%。在经济增速稳中趋缓的形势下,就业能够有此成绩,当是因为经济结构优化造成的。可以见到,从产业构成看,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7%、35.5%和60.8%。而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是高于农业和工业的。
此外,居民消费中,前三季度服务性消费比重为50.2%,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中,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升级切实存在,比如服务需求升级带来了服务的细化,仅快递行业就在不断扩大、且分化出各种专业性快递分支。因此,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就业岗位保持稳定,符合“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
可以说,无论从整体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从经济的韧性而言,目前中国经济在稳中有变的背景下,变中取稳、稳中向缓。而与之相对的是,市场上的预期和信心,却明显太过悲观。
诚然,突然爆发的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和中美贸易摩擦,让整个世界都陷入极大的不确定性恐慌中,而国内正在新旧周期转换的“阵痛期”,互相加成,可能是市场信心与市场基本面不符的主要原因。
经济韧性仍强,但要警惕分化
提振市场信心,就需要消除忧虑;消除忧虑,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后逻辑。此间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经济韧性仍然较强,但另一方面应警惕分化加大。
一是消费分化。消费支出增幅加快,消费升级确实存在,与此同时,也需要警惕消费降级的可能趋势。近期,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实,消费升级和降级并非不可能同时存在。关注消费升级、优化供给的同时,也应警惕消费降级的可能发生,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继续发力。
二是企业分化。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分化较大。无论从企业利润,还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等来看,都会发现企业的分化变强了。虽然有规模经济等原因,也与强监管背景下一些中小企业、落后产能被淘汰有关,但也必须警惕,其中存在的竞争不完全中性的问题。
三是收入分配分化。这不仅表现在个人收入,也表现在政企、行政与市场等怎么分配的问题上。减税政策是否能够出台?政府究竟怎么看待与市场、企业的关系?这些都是市场极尽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市场对财税改革有着热切的期盼,却一直难以满意。税收的分配要做到“调节市场——提高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能力——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而非相互争利。
四是市场信心分化。目前,出现市场信心与经济基本面相背离的状况,甚至引起了市场的波动。事实上,许多人并非对中国经济“没有信心”,而是处于一种“信心混乱”的状态,这诱发了一种漫无边际的不满情绪。很多所谓“看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主要也是因为“信心混乱”引起的。
市场信心对政策的需求
之一 —— 连贯性
市场的忧虑何来?必须看到,除了内外部宏观因素的原因,还有很多具体的微观因素,比如有些改革政策在执行中不够系统、不够细致,打乱了市场预期和信心。因此,要提振市场信心,需要在政策连贯性、一致性、公开性上下功夫。
首先是连贯性。从这次金融市场的调整来看,当前市场的很多问题都是政策缺乏连贯性触发的。就拿最近备受关注的股权质押爆仓来说,截至 10 月17日,两市存在股权质押未解押的占全部 A 股的 68.2%。问题成因可能要回溯到约三年前——2015年是股权质押规模增量最多的年份,其质押市值49302亿元,同比增长91%。2015年的“股灾”就起于政策逆势强势推升,而后又强势去杠杆。这一次的问题也和政策的反复有较大关系。
实际上,在这十年里,所有公司都经过了几番放水、缩紧、再放水的过程,这也是加杠杆、减杠杆交替的历程,房价就是明证。近五年来,这个趋势变得更为明显。应该说,当前这一轮加强监管的方向是正确的,去杠杆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市场不是一天炼成的,市场中的扭曲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去掉。
政策出台如果过于猛烈,虽然意在去除风险隐患,却可能会造成市场“躁动”,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尤其是中国的市场体量已经这么大,尽管其中有不少问题必须解决和加以规范,但要有相当耐心和恒心,厘清背后逻辑,给予适当缓冲,有定力、有手段地完成改革。而不能粗放式下药过猛,更是切忌转向过猛,或经常转向。
当然,如果政策连贯性差,会让市场主体无法很好地适应,也就难以推行,进一步影响连贯性。而市场主体亦难以放心布置长远战略,造成市场投机现象愈发严重,这就有悖于监管初衷。此外,连贯性差会极大损害市场公正,市场信心会受到极大影响,出现信心“乱”的情况,市场各方均会受损。
市场信心对政策的需求
之二—— 一致性
一致性的意义,既有时间上的一致,也要有系统上的一致。
时间上的一致性既表现在连贯性上,更表现在基础方向和价值的一致性上,而这种一致性,必须在当前空间中用系统建设来保证。
最近,各级领导都特别强调和肯定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出台了许多利好民营企业的政策。
民营企业之所以成为当前“争议”的重点,和近期其遇到的“资金困难”有直接关系。不得不说,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骤然收紧的银行业等领域的监管。当“影子银行”、表外通道被严加监管,用意是很好的,然而,反问一下这些“影子”和“通道”产生的原因,可能就和过去民营企业一直融资难、融资贵、渠道不畅等问题有关。因此,强监管措施的强力推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就最大、最直接,引发了民企资金流动问题。
最近,决策层几次谈到不能对中小企业抽贷断贷、不能对民营企业采取歧视性贷款政策。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能够做到竞争中性中的信贷中性。
而反过来看,现在对一些民营企业“网开一面”进行“救助”,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尽管有周期性和历史性客观原因,但一些民营企业也并不全然无辜——经济繁荣时极力扩张,举债、套现、挥霍一个都没有少过,经济有压力时就哭生喊死,让别人买单。这无论对好企业或者普通民众而言,恐怕都不公平,且会加深市场的道德风险,让市场竞争更加不公平。
由此可见,一种不中性会导致更多不中性,扭曲带来扭曲,一致性当然也就无法保持。要想破解这个局面,必须将市场化的思路融入深化改革当中,用细则、程序、法律保障系统化,建立一致性体系,让中性竞争、公平竞争有充分的机制保障。建设促进竞争中性的市场,让所有企业在监管中性、信贷中性、税收中立、债务中立的条件下充分竞争,无后顾之忧地释放活力。
市场信心对政策的需求
之三——公开性
最后,是政策应该具有公开性。
这一次决策层密集发声,与市场对话,对市场关切的问题进行梳理、解释和回应,深受市场赞扬。
政策应注重与市场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应局限于公开发布,也应事前事后都与市场互动,让市场充分接受,同时关注市场的反馈。
没有政策是完美的,即使是最适合当下的政策,在政策影响市场之后,也可能会因为市场发生改变而变得不适宜。市场有时需要短期政策,有时需要长期政策,复杂形势下,既要有短期政策,又要有长期政策,取长补短、宽严相济。怎么设计、确定和评估政策的作用和影响,需要深切体会市场反馈。市场越公开、反馈越及时、讨论越充分,往往政策评估就越准确,那么政策执行、调整等都会更科学。
有些人会质疑,认为市场这林子太大,什么鸟都会出来鸣叫,发表自己的意见,会造成市场混乱和政策执行难。其实不然,如果市场普遍反对意见确实强烈,无论是否公开讨论,执行必然都会很困难。不如先深入了解市场意见及其背后的原因,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应当多调研,拿出适应当下形势的、可操作的、可持续性强的具体方案,推行改革政策。如若粗暴推行,不但可能阻力巨大,而且一旦推行不利,造成政策反复,反而有损公信力,加大下一次推行政策的阻力。
当然,市场确实是个很大的林子,声音大的并不一定代表普遍意愿。决策者和管理者也需要在隆隆声浪中去伪存真,不被舆论所裹挟。这对决策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场不是患贫,而是患不公
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喊了很多年,也出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时至今日,却发生民企“齐齐喊苦”的情形,可以说,市场不是“患贫”,而是“患不公”。所以,如果还是用“济贫”的思路“救市”,问题不会解决。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发生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深化改革的难处,在于既要深度改革,又要保持平稳转换。当下,我们虽然不时遇到困难,但市场对未来的信心其实一直都在。以中国这样一个巨大体量的市场而言,其改革放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会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决策者既需要向市场释放定力和诚意,也需要具备高明的手段和技巧。 文/万喆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