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杭: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1月18日,中子星金融2018年度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0多家企业的CEO出席,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裁陈杭、新浪网副总裁邓庆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浦晓燕、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中关村大河资本创始合伙人刘志硕和张翊钦、泰合资本创始人兼CEO宋良静等重量级嘉宾莅临会场并做精彩发言。
中子星金融通过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创新的运营方式,迅速发展为业内领先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以“管钱、找钱、省钱”三大企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生态闭环,有效促进了企业生产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截至目前,中子星交易金额超过100亿,单日交易过亿,服务企业客户超过1000家,既包括央企、银行这些巨型专业机构,也包括中小企业、创业公司和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中子星金融已获得《新京报》2017年“寻找中国创客”年度45强、创业黑马“企业级服务TOP50”、创业邦“2017中国企业服务创新成长50强”等荣誉。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裁陈杭在中子星金融年会上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实践进行了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Part 1 传媒行业的趋势判断
首先是行业趋势的判断。文化行业在过去两年是一个偏熊的行业。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7年沪深交易所的传媒股下跌了50%-70%。我们对传媒行业的趋势判断主要有三点:利空因素走弱,利多因素持续和全面深化改革。
什么叫利空因素走弱?
过去一两年,文化行业有三个相对来说偏紧的要素,一个是政策监管加强,第二是二级市场估值持续下降,第三是手机红利衰退。我们现在判断这三个利空因素已经开始走弱:
从政策层面来看,整体的文化监管政策和环境开始偏暖;
从经济层面来看:二级市场估值下跌趋势开始好转,部分代表性公司四季度开始上涨,非理性投资现象逐步减少;
从社会层面来看,移动红利衰退,流量马太效应显现,5G即将在2019年全部步入商业化,会进一步把移动带入新的境界。
图一:即便上映延期,《芳华》票房已经突破13亿元,2017年全年内地总票房也突破了559亿元。(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图二:二级市场传媒股市盈率持续下跌,部分代表性公司四季度已开始上涨。(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图三:5G时代马上来临,智能物联网悄然改变生活方式,促进内容传播渠道变革。(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什么叫利多因素持续?
我们认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四个方面,都存在对文化产业持续利多的因素:
中央政策持续鼓励文化产业发展;
GDP提升和经济结构转型给文化产业带来持续机会;
平均寿命延长和新生代消费崛起,将推动文化消费的增长;
新兴科技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总体来说,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并提出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来,中央宏观政策持续鼓励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经济层面,随着人均GDP提升和经济结构转型,中国逐渐告别重污染、重化工行业,慢慢向文化、教育、体育、旅游这些无污染的行业发展,也就是消费升级的概念,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长期利好的很重要的原因。
从社会层面来看,平均寿命延长驱动社会总可支配时长增加。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基因工程技术取得突破,国人平均寿命有望进一步提升,甚至超过百岁。我国也将进一步成为老龄化国家。这就带来人均可支配时长绝对值也必然增加,推动人们将更多时间用于文化娱乐消费。
另一方面,新生代消费者崛起。目前,我国90后群体已经达到1.7亿人,“泛90后”(包括00-05年,具有一定消费能力)人群已经有2.5亿。财富的漏斗效应和消费习惯的培养,使得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90、00后成长的时间区间内,是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成为主流消费者,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从科技层面看,人工智能、AR\VR这些新技术,都在推动文化行业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科技创新在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四: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另外,全面深化改革初见成效。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文化不能离开中国的大环境大生态。目前三大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个是中央地方财政改革,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是养老保障体制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第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我们观察这三大改革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部分的成绩,这对未来五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
综上,文化行业三个利空正在消除,四项利多正在维持,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因此持谨慎偏乐观的态度。
Part 2 资本运作的考量
今天参加中子星金融战略发布会的,有很多是年轻的创业企业。创业企业一般在资本上关注三个问题:
企业要不要进行大规模并购?
企业是否要独立上市?
如果一定要上市,是上A股还是港股?
首先,整体企业诚信环境较弱,企业做并购需谨慎。国内整体企业诚信环境较弱,并购后管理较为困难。因此,企业考虑并购需要谨慎。只有企业文化融合较好、且企业家之间互相深度信任的并购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其次,企业是否要独立上市。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中国文化传媒产业的主要传播渠道。在互联网各大领域取得了相对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巨头,均已意识到文娱产品与内容对于获取用户、提升粘性的重要作用,并加大在文娱市场的投入和布局力度。互联网巨头积极抢占文娱市场,使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除了单独上市,卖给BAT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图五:企业是否要独立上市?将企业卖给BAT或上市公司或许是更好的一条路。(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第三,如果企业一定要上市,选择哪个市场?如果是新经济行业,互联网、医疗,在香港上市应该没问题。去年腾讯旗下的阅文在香港上市,香港市场开始喜欢这些新经济。如果是传统行业公司,我认为就不要去香港,因为传统行业不像知识服务那些增长那么快,所以每个人要掂量一下你所在的行业是什么。这一年变化非常快,现在大家好多都往香港走,也许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回来。
最后,给在座的各位CEO三点建议:第一,企业家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死磕精神;第二,企业创始团队建议为2-3人的组合;第三,企业家要直面财务问题,要以规范的财务来迎接审计。
第一,作为一个企业家,正走在成功的创业路上,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死磕精神。百词斩、罗辑思维还有开心麻花,这些企业家都是如此。这是我去年的每周推荐书单,到12月份大概推荐了40本书左右,可供在座的企业家参考。
图六:在成功创业的路上,企业家需要有超强学习能力,多读书读好书。(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举个例子,论语里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小学教材对于“时习”的标准解释是经常复习,但是现在我们读了国学大师傅佩荣老师的翻译,“时习”应该是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而不是复习。连这句我们从小就有约定俗成理解的一句话,都有不同的解释,更加说明保持时刻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考虑“夫妻档”对企业的影响。大家刚创业的时候,跟配偶一起创业也许还OK,但是企业逐步壮大以后,建议有一个人离开公司。我们建议是2-3人兄弟连式的组合,而非夫妻档。夫妻档的组合,在创业早期,因为夫妻是最信任的;但是如果中后期还是夫妻档,这将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在公司管理中施展拳脚,也不利于爱情的保鲜。所以,如果在座朋友们是夫妻创业的,现在已经到A轮B轮了,我建议有一个人从公司退下来。
最后,企业家需要重视财务规范性问题。每一个公司上市之前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公司存在两套账目;或者为了冲业绩,采取“自充刷量”;还有些收购的子公司业绩注水。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这都不能长久,到最后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融不到下一轮,比如说信任完全垮掉。所以无论企业出于什么原因有做一点假账的冲动,最后都会是很糟的事情。
最后,借用中子星的机会,祝中子星金融的业务2018年有更大的突破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