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突击更改平板电视能效数据 涉嫌套补贴
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社会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向节能型转变,为了鼓励引导在节能产品方面加强研发投入。但在执行过程中,好的政策可能遭遇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图的是节能,那点补贴不是最关键的,可有些企业的出发点就不同了,为获取更多节能补贴它们可能擅自篡改网上备案信息,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可能是一些达不到能效要求的产品.”赵萍说,“有关部门应该好好调查,这中间不乏数字造假。”
8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将向包括“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内的十大工程投入23660亿资金。同时,规划也提出要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其中,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补贴金额为产品零售价的10%。考虑到目前彩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仍偏低,高额补贴或会带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善。”此前业内人士给出市场预计,今次国家推广高效节能平板政策拉动平板电视销售预计738亿元,补贴额约49.5亿元。
赵萍说,“如果上亿的补贴都补瞎了,消费者买不到真正节能的产品,那么问题就很严重。”
谁来监管企业自测能效数据?
截至目前,共有29类产品具有统一的国家能效标准,范围涉及工业、照明、办公用品、家电等。平板电视在2011年3月1日已有统一标准,本报记者从中国能效标识网下载专区《我国用能产品能源效率国家标准》中查询得知,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号为GB24850-2010。
“国内家电行业的能效标准目前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具体制定。”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静茹表示。
“标准主要是由国家标准委、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标准化研究院,并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企业共同来研究起草,最终由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来审批,通过后生效。”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管理分院(即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备案部部长助理马义博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始建于1963年,直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节能减排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正在该研究院职责范围内。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对本报告诉记者表示:“研究院在制定能效标准方面,主要做一些偏技术类的工作,总体掌舵的是国家质检总局。”
家电企业屡屡更改中国能源标识网上的备案信息,这是让外界颇为质疑的。
但李爱仙称,“企业有权利更改备案信息,因为技术上有进步,能效指数会提高;技术一旦达不到,就适当降低能效指数。这很正常。”
据记者了解,企业更改备案信息甚至不需要经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任何审核,企业只需向标准化研究院出示新的能效检测报告,就可以在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能效标识网上更改备案信息,更改次数亦没有限制。前提是,能效检测报告必须由在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备案的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自身或者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能效监测报告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或家电企业自行完成,标准化研究院并不对报告实质性内容进行审核,直接予以采信,唯一要求是格式。
而根据《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企业利用自身检测能力确定能源效率等级,其检测资源应当具备按照能源效率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基本能力,国家鼓励其实验室取得认可机构的国家认可。记者从中国能效标识网上的实验室备案中查询发现,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计测中心、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备案名单之列。
“这种自行提供能效检测报告的行为,多少还是让人产生不信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授王宗玉认为,就算企业具有自行检测能力,为防止企业造假,最好规定必须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出具报告。
“能效标识管理办法采用的是企业自我声明加备案的形式,只要企业出具有效检测报告,就可以修改备案信息。毕竟,我们很难到达检测现场去监督企业能效检测。所以,如果某家企业某款产品出问题,责任主要由企业自行承担。” 马义博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就意味着,对于像海尔、康佳这样具备自行检测能力的企业来说,更改能效指数的成本极低,换而言之,企业造假的成本极低,这或许直接导致多家企业集中在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前变更能效信息。
惩罚措施火力不足
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能效标准管理制度的漏洞。
根据现行的能效管理制度,国家对利用能源效率标识对用能产品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有火力足够强劲的惩罚措施。
本报获悉,对企业自我声明加备案的能效方式,国家质检总局采用的是后监督的办法,即定期对企业的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查。“而现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能力十分有限,后监督的实施不够有力。”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介绍。即便被抽查出问题之后,目前法律的处罚力度也很弱。根据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授王宗玉认为,行政罚款的额度应该是综合考虑了收入、利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来确定的,不过对于像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十万的罚款根本不算什么。“除了行政罚款外,企业还需要对消费者作出双倍赔偿。”
“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不然会有更多企业为了套取补贴进行能源指数造假。”赵萍表示。
不达标产品仍在部委节能平板电视推广名单之列,不单纯是企业的责任。“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各部委应该对整个推广进行更加严密监管。有些不达标的产品应及时从名录中撤掉。”王宗玉对本报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