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争相转型消费金融 然而香饽饽可能仅是闻着香
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曾在首届中国消费金融峰会上表示:根据第三方数据预测,2019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万亿,相比2015年的2000亿,扩大30多倍。消费金融才2000亿?4年30倍?Excuse me?
事实上在艾瑞咨询今年3月的一篇《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张图表,艾瑞估算了15年至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和增速,15年规模2300多亿,19年的规模6.7万亿差不多正好是15年的30倍。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这么看来这个第三方应该是艾瑞没跑了,只是胡总把“互联网消费金融”当做了”消费金融“,大写的尴尬……但笔者并不是来吐槽数据的准确性,也不吐槽这30倍艾瑞是怎么估出来的,而是在听多了消费金融的鸡汤之后,谈谈消费金融以及网贷消费金融未来会面临的一些宏观机遇与挑战。
机遇: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中国消费颇具潜力,消费金融受益
说道消费的基本面,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驱动型转型至消费驱动,消费将领军三驾马车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宏观经济指标上,我们一般会拿出GDP中最终消费额的比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储蓄率下降、社会零售规模的高速增长阐述经济转型过程中消费增长的强劲。但经济指标只是消费增长的一种体现,消费之所以能在未来替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第一构成要素,其主要逻辑来自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国际经验显示,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在发展历程中往往呈现U字形态。以我国为例,在经过农业阶段居民收入用以满足生活低储蓄阶段(消费率高)后,进入到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的高储蓄和高投资阶段(消费率下行)。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具体来看,7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人口红利阶段,直到201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一直下行,即生产者与(年轻人、中年人)消费者(青少儿、老年人)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提高;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更加倾向于储蓄,我国在2010年前经历的正是后者。而目前人口红利逝去,人口抚养比出现拐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二胎政策的开放,未来人口中的“消费者”比例将不断上升,导致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将相比15年上升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的储蓄占GDP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24%下降到2021年20.5%。储蓄率的下降也将进一步限制投资的增长,进一步带动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契机。
资料来源:IMF
但消费增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强劲
目前我国消费率正经历U型底部过度到下半场,消费率虽然见底,但短期的增长动力正受到宏观层面的负面冲击。
1、零售消费增长边际放缓
这是第三方咨询和研究人员解析消费金融时经常使用的经济指标。我国社会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相比投资更加稳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不过目前零售消费的实际增速(剔除通胀RPI)已经下降到10%以下,且名义值与实际值边际增长均出现放缓。零售消费与经济景气程度有关,表现往往滞后于经济增长,面对潜在的经济下行压力,零售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数据来源:统计局
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更多的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放缓
由于服务业包含了更多的消费场景,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不断增长也被认为是居民消费蓬勃的体现。统计局数据显示,自从09年之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在今年二季度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5%,高于二产16%。
数据来源:统计局(数据进行过季节调整)
你是不是想高呼转型成功啦?呵呵……
以三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为自变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2005年至今,第三产业占比的增长大部分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增速放缓,其本身的增长几乎对占比上升零贡献。所以,服务业占比上升并不是因为优异的内生增长,而是第二产业增速大幅下滑后的被动上升。
3、储蓄率下降更多得归因于房地产
一般而言储蓄率下降与消费率所对应,往往被认为是消费增长的佐证。不过在中国,这些储蓄似乎更多得流向了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后三波较为明显的房地产周期加速了储蓄率的下降。从居民储蓄和中长期信贷来看,体现为每轮地产周期都会出现居民中长期信贷(基本就是按揭)大幅增长和存款增速创出阶段新低的情况。而这些居民储蓄、银行按揭都转移到了地产公司的活期存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狭义货币M1和居民中长期信贷的高同步性。
数据来源:统计局
居民杠杆能否上升?
消费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通过一定期限的债务获得即期购买力以满足当下需求。我国消费金融快速增长一方面是消费存量市场大,二是金融在消费领域的渗透率曾处于低位。次贷危机后,在经过数年高速增长期后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经达到18.96万亿元,只不过75%是住房贷款……那么未来消费金融还能以接近20%速度增长吗?这就牵涉到居民部门能不能继续加杠杆的问题。
1、居民部门短期杠杆上升过快
BIS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私人部门杠杆率为40.7,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但需要注意的是屌丝国家的私人部门杠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杠杆率与人均GDP有很强的正相关,一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应和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体系的完善程度相匹配,我国40%的杠杆率在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已属于偏高水平。
同时,次贷危机后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快速上升,速度与幅度均世界一流。08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杠杆率(债务/GDP比率)从18.9%上升到了40.7%,增幅更是超过110%,在观测的40多个国家中排名第一。历史上,美国老百姓杠杆翻倍用了30年,而我炎黄子孙只用了8年……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
2、消费信贷跟随经济增长
作为消费信贷最成熟的国家,美国60年代至今的数据显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且往往滞后于GDP增长。这意味着在经济繁荣期,居民消费需求上升,同时基于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更加愿意加杠杆举债消费。所以说,消费信贷具有较强的顺周期特征,与宏观经济周期有着密切关系。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与改革进程放缓,面临的下行风险较大,对于居民部门的消费金融有一定负面影响。我们不能把短期消费信贷的高速增长当作长期趋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3、消费金融市场的估算
乐观情况下(增速保持在15%以上),到了2019年我国广义消费金融可以达到35.5万亿,中性情况下(增速保持在10%)为31.6万亿,悲观情况下(与GDP速度同步5%~6%)为28.1万亿。剔除掉75%的住房贷款,18%左右的信用卡,留给互联网金融可抢食的消费金融规模大约在3万亿至4万亿。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挑战
在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旋律之后,消费金融也成为金融市场香饽饽。但网贷平台想在这万亿级别的市场中寻找生存机会,将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 强大的竞争对手。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建立了消费闭环生态链,场景和流量无可比拟,其存量客户转移其他消费金融平台的替代成本较高,具有较高的资产端壁垒。而传统银行的消费信贷有资金成本低且几无风险的特点,虽然在业务体验和准入门槛有一定劣势,但在价格战中具有资金成本低、存量大的优势,同时银行在批发信贷方面有较大优势。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不排除后续扩大市场规模的战略目标,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更低的借贷利率进行资产端的抢食。
第二, 高昂的成本。对于平台来说向消费金融转型的成本很高,而进入市场后面又面临着资产端的竞争。由于没有场景和流量基础,P2P平台在业务上可能更多的会和零售平台合作并进行线下推广;以更低的价格(借款利率)吸引更多的借款人;用更极致的用户体验,比如极速审批放款吸引资产端。不过,这些调整都面临巨大的成本,未来可能面临降低资金成本(投资者收益率)的压力,但投资收益率下行又要面对资金端的流失。
第三, 倾向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打压。在“限贷令”下,众多P2P转向消费金融领域,一些平台为了抢食资产端可能使出五花八门的招数刺激监管。同时,经济下行过程中银行利率收窄已经使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受损,而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银行信用卡又有挤出效应,P2P又是银行消费金融的竞争对手。不排除在各方厮杀正酣,触发风险事件之后,行业受到更加严苛的监管。
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曾经表示,单纯做放贷的平台是没有未来的,P2P应布局产业链做上下游领域的延伸才能做大做强。我想,徐红伟表达的就是“场景”的重要性,对于消费金融领域来说,哪些平台能开拓消费场景或许成为未来生存的关键。在面对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产业资本的挑战下,P2P的行业结构将会发生何种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