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消息影响节前最后三个交易日
今天开始,A股将迎来国庆长假前最后三个交易日,9月月前目前是跌超3%,最后3天力挽狂澜可能性较小,有分析认为或继续磨底,从消息面看以下这些消息将影响9月收官战。
【影响节前最后三个交易日的主要消息】习奥会达49项共识成果 成果清单中未包括人民币汇率议题
央行:人民币贬值是短期现象 金改开弓没有回头箭
国庆节前三个交易日 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达516亿元
底部不断夯实做多人气提升 月线四连阴A股酝酿反弹
习奥会达49项共识成果成果清单中未包括人民币汇率议题
当地时间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双边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在白宫玫瑰园召开联合记者会。
这是中美两国元首自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瀛台夜话”之后的又一次会晤。再加上之前的正式非正式见面,这已经是两人第六次会晤。奥巴马在联合记者会发言中一开始就强调,“这是我们第六次会晤”。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稍后公布的官方消息,中美领导人此次会晤一共达成了49项主要共识和成果,覆盖中美投资协定谈判(BIT谈判)与外国直接投资、多边和双边金融合作、南海及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成果清单中未包括人民币汇率议题。
国庆节前三个交易日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达516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国庆节前三个交易日(9月28日至30日)两市有28家公司共计26.69亿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达516亿元。
据西南证券统计,三个交易日解禁股数共计26.69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48%,其中沪市13.71亿股,深市12.98亿股;以9月25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解禁市值516.63亿元,其中沪市8家公司172.83亿元,深市20家公司343.80亿元。
沪市8家公司中,节能风电在9月29日将有6.4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按照9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99.97亿元,为下周沪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大名城和长电科技,解禁市值分别为41.65亿元和17.93亿元。
深市20家公司中,兴源环境限售股将于9月29日解禁,解禁数量1.69亿股,按照9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93.44亿元,是下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二三四五和东土科技,解禁市值分别为67.83亿元和59.36亿元。
此次解禁后,沪市将有大名城、农发种业、长电科技、深圳燃气成为新增全流通公司;深市没有新增全流通公司。
统计显示,下周解禁的28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限售股在9月29日解禁,解禁市值224.01亿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43.36%,解禁压力集中度高。(新华社)
央行:人民币贬值是短期现象金改开弓没有回头箭
经历股市震荡、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以及此后的全球市场动荡,金融市场的波动似乎使得中国对此前受到大力推进的金融改革有所顾虑。下一步,中国的金改究竟应该如何推进?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财新传媒于近日联合举办的“2015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因为金融市场波动而延误改革时机。此外,他更是认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不能因为人民币短暂贬值而否定这一次汇率改革,目前推进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金改“开弓没有回头箭”
“金融市场化改革经常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国内外历史上都曾这样,其深层次原因往往是金融改革滞后而不是超前,是因为原有的金融形态已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化发展的要求。”盛松成指出。
“比如,中国银行表外理财等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利率自由化的过程,是市场突破利率管制的产物。如果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不持续向前推进,影子银行的发展会更加迅速,金融市场也可能更加扭曲。”
在盛松成看来,金融管制最终阻挡不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
第一,金融管制并不能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金融市场波动反而是推进金融改革的契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迅速着手从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手段、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而没有哪一个国家重新走金融管制的道路。金融管制往往形成多个市场,很容易产生套利交易。在一定条件下,金融管制反而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从利率市场看,中国银行贷款利率远低于信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远低于理财收益率;从外汇市场看,目前国内人民币贵,离岸人民币便宜。历史上,在中国利率、汇率、资本管制最严格的时期,二元利率和二元汇率结构的特征尤其明显。比如1994年中国汇率改革前夕,美元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在5.7左右,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高达9以上。由于外汇市场扭曲,即使严格管制,外汇投机依然猖獗。
第二,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资本账户开放没有直接联系。“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外资投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2015年6月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在A股的账户总数只有898户和763户,而同期A股总账户达到了2.3亿户。截至2015年8月28日,QFII投资额度只有767亿美元,RQFII投资额度只有4049亿元人民币,两者合计只占同期A股流通市值的2.5%。”
其实,“沪港通”的情况也验证了盛松成的观点。“从2014年11月开通沪港通以来,沪港通额度始终没有用完,而且沪港通开通后,不是内地股市波动更大了,而是香港地区股市波动变大了。投机资金有了国际舞台,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反而可能更小。”
第三,盛松成认为拖延改革会延长不稳定状态,所以应该加快改革,降低改革风险。
在金融改革期间,金融体系一般比在金融严格管制时期或者金融改革完成以后更脆弱。如果改革持续时间太长,问题会越积越多,改革会更加困难,改革成本会更大。
他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持续时间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比较长的。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就延缓改革,更不能轻易放弃改革。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不够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金融改革拖延时间过长,而当日本国内资产价格严重泡沫、倒逼金融改革时,风险已经一触即发。”
人民币贬值是短期现象 汇改正当时
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这也引发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加剧,并引发海内外的担忧。但盛松成指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贬值是短期现象,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首先,目前的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出是外汇市场的短期临时性反应。从国外环境看,最近半年,人们预期美元加息,投机资金流向美国;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率下降、债务率提升较快,股市波动、利率下降等因素引发避险情绪;从外汇市场看,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岸市场互相影响,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出现套利机会,加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
“但以上这些因素大多是暂时的,中国对国际资金长期的吸引力仍然存在。今年8月份,中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8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15.1亿美元,比今年7月份多4.9亿美元。”盛松成指出。
第二,最近十年来,中国从未放任人民币升值,多数时候人民币是被低估的,短期人民币即使有贬值压力,贬值幅度也不会太大。“前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常项目大幅顺差,利率也较高,因此均衡汇率水平比较高,而中国从未放任人民币大幅升值。前几年,中国持续在外汇市场实行冲销操作,不然的话,人民币升值幅度会更大。因此,以后即使短期人民币有贬值压力,贬值幅度也不会太大。”
第三,短期内汇率可能超调,但最终会向长期均衡值靠拢。目前中国的利率远高于美国,未来中美利差仍将存在。8月31日,中国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1%,比美国国债高了1.6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看,中美都是大国,中美利率是互相影响的,中国的利率不会一直下降,美国的利率也不会一直上升,况且目前美国的国内外环境也不支持美国利率上升,美国不久前已宣布暂缓上调利率。中国现在还能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速、2%左右的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今年前两个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达到了2.96%,比去年同期高了1.3个百分点。此外,中国储蓄率高、外债少、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也比较大。比如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时为6%左右,那是本世纪初的头几年,而现在尽管已连续降准,但仍在18%(大型金融机构)和16%(中小金融机构)左右。
第四,选择在利率下降时期推动汇率改革,正当其时。2012年4月、2014年3月和2015年8月,中国汇率改革都有重大举措,这些时点都处在中国利率回落期。利率、汇率、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等都是联动的。我们做过测算,银行间回购利率与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相关系数为-0.5左右,与汇率差价(12个月期NDF-即期汇率)的相关系数为0.4左右。如果在利率上升期实行汇率改革,汇率、利率可能同步上升,这不仅会影响经济,而且会引起金融指标超调。而目前国内利率下降能抑制人民币升值,所以推动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协调推进改革不充分导致金融市场波动
对于中国最近几年来的金融市场波动,盛松成认为这恰恰是协调推进改革不够充分的表现。
“总体看,金融市场波动是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近几年债券、股票、汇率等金融价格波动较大,则是改革不够协调的表现。”
首先,中国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并不完全协调,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相对缓慢。如果资本账户足够开放,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差距会明显缩小,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贬值幅度也会减小,更不会对境内人民币形成贬值的示范效应。
目前,香港地区6个月人民币存款利率为0.56%,6个月港币存款利率为0.04%,而中国境内6个月人民币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5%,而且银行还不同程度地上浮。中国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滞后,也抬高了均衡利率水平。
此外,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外部冲击大多反映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绕过利率管制,国内金融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已经较高,而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相对缓慢,于是,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受到外部冲击时,国内金融市场会承受较大压力。
第二,实体经济改革滞后于金融改革,金融指标往往超调。盛松成表示,中国实体经济改革滞后,财务软约束长期存在。当政府和部分企业不计成本增加投资时,利率迅速上升;当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加杠杆难以为继时,利率又会下降。利率频繁波动,会导致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甚至汇率水平的大幅波动。
第三,金融业分业监管已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突破20万亿元,其中表外理财超过14万亿元,表外理财等影子银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很多短期资金成为国内游资,在各金融市场寻找套利机会,也成为这一轮股市大涨大跌的重要推动力。而由于分业监管,很难形成监管合力。
第四,金融市场建设滞后。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改革以放松金融价格管制为重点,金融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市场法律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透明的会计和披露标准、市场操纵行为的处罚规则等都急需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不完善是中国股市、债市大幅波动的制度性因素。同时,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也就是民营银行的建设、发展,也应该大力推进。
综上而言,盛松成的结论是,“只有继续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才能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化解潜在危机,包括各项金融改革的协调,也包括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改革的协调,以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协调。”
底部不断夯实做多人气提升月线四连阴A股酝酿反弹
随着不确定因素减少和情绪企稳,近期市场杀跌动能衰竭,做多人气提升,赚钱效应显现。但由于缺乏量能推升、信心尚未恢复,市场仍处于震荡筑底格局。从中期角度来看,月线四连阴之后,10月A股有望迎来变盘。业内人士认为,在去杠杆进入尾声、货币财政政策向好、“十三五”规划热度升温以及三季报即将披露的背景下,四季度新一轮中级行情有望启动,10月有望出现建仓时间窗口。操作上,短期投资者仍应控制仓位高抛低吸,以游击战思维参与主题投资;同时,精选优质股票,逢低逐步建仓布局,低估值绩优蓝筹和超跌优质成长股是重点布局方向。
做多人气回升量能制约空间随着配资清理进入尾声、人民币汇率企稳、美元加息延后等不确定因素和利空扰动的减弱,近期A股杀跌动能明显减弱,投资者情绪有所改善,做多力量开始抬头。
盘面上,近期题材炒作升温,中小盘股成为领涨主力,创业板指[-4.06%]数上周盘中更是突破了前期箱体震荡上沿2102点,释放积极信号,提振了市场人气。特别是受益产业利好以及网络安全、核电、环保、充电桩、军工等板块,获得资金青睐和追捧,主题投资热情持续,题材股全面开花。与此同时,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安全边际获得市场认可,在市场波动之际能够强势护盘,在小盘股调整期间也一度展开脉冲式反弹,令市场底部逐步抬高。随着多空力量对比出现平衡和改善,赚钱效应闪现星星之火,底部区域正在进一步夯实。
不过,另一方面,沪综指3200点多次冲击后无功而返,创业板指数突破2100点后再度回调,显示上方压力依然较大。上周五市场加速回调,表面上缘于利空传闻扰动,实际上则源于市场信心不足,风险偏好改善缓慢。市场量能持续萎缩,反弹过程中成交也并未有效放大,表明场外资金谨慎观望不愿进场,场内资金闪转腾挪见好就收。两融余额持续在9400亿元左右的低位徘徊,为去年四季度时水平,融资余额与流通市值之比为2.65%,正在接近美国市场水平。这在封闭杀跌空间的同时,也意味着活跃资金陷入观望。缺乏资金的推升,大盘难以快速向上突破沉重的技术面和套牢盘压力。
另外,当前大盘蓝筹股估值较低,但基于市场偏好和资金面因素难以持续上行;中小盘股票吸引力提升,但整体市盈率仍偏高。市场估值处于“喜欢的不便宜,便宜的不喜欢”的尴尬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修复空间。后市基本面好转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有望成为估值修复动能提升的两大驱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去杠杆进入尾声令市场杀跌动能和空间得以封闭,但情绪的恢复与信心的重建需要较长时间。只有显著的赚钱效应、持续的量能放大、明确的领涨主线以及超预期利好,才能重塑信心引爆场外潜在做多力量。目前盘面上这些信号尚未出现,震荡筑底格局仍将延续。
积极因素聚集10月或迎变盘如果将观察周期拉长,10月份或迎来变盘前期的建仓窗口。
从技术面来看,9月份上证综指缩量箱体整理,面临突破选择。摆动指标显示,大盘在中势区震荡,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态势,中期走向有待抉择。布林线上,股指处于中轨之下,线口极度收敛,即将形成方向性突破。而如果拉长观察周期,本轮调整在月K线上已经出现四连阴,平了最近10年的月线连阴的最高纪录,因此10月份有机会出现超跌反弹的走势。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受到趋势通道下轨支撑,如果出现短期的大幅下跌,可以逢低吸纳。
从宏观面来看,9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为47.0%,较上月终值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下滑,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PMI继续下行,显示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在投资者心态趋于理性、资金对基本面关注度提升的背景下,经济疲弱对反弹构成明显压制。不过,稳增长政策已经加码,业内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税政策还会持续,四季度降准降息仍然是大概率事件,这对经济与A股市场将构成利好预期。另外,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后,具体改革举措将陆续展开,将为二级市场带来新的做多契机。
从时间窗口来看,此前市场已经调整了三个半月,年内涨幅悉数回吐,反弹动能正在孕育。历史经验显示,四季度往往会迎来一波“吃饭行情”,10月份作为四季度首月,很可能成为行情起点。与此同时,10月份市场将迎来2800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集中披露。由于三季报业绩基本上可以反映2015年年报情况,因而财务数据将成为机构择股的主要依据,超跌绩优股将引发资金追捧,启动季报行情。另外,随着一些重要会议的召开,改革红利有望再度释放,“十三五”规划有望催生新的主题投资,激活做多人气,成为四季度的行情主线。
震荡筑底延续布局窗口打开短期来看,国庆长假前夕,资金恐无心恋战,操作上仍应以防御为上,持币过节为主。但不论是估值泡沫的大幅挤压,还是利空扰动的减弱甚至消除,抑或资金面和基本面步入底部区域有望迎来边际改善,都意味着A股最艰难阶段已经过去,底部正在不断夯实。尽管短期不排除再度回撤挑战前期低点,但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中,10月份很可能成为拐点和布局月。
当前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筑底格局延续,中级反弹渐近。比如,兴业证券[-3.09% 资金 研报]研报指出,在清理配资的政策调整后,做空动能阶段性衰竭,深秋行情在犹犹豫豫中展开。四季度反弹行情将出现大分化,需要精细化投资,大机会仍在新兴产业、转型经济领域。民生证券研报指出,短期(1个月内)关注主题性机会,重视择时与仓位控制;中期(1-4个月)可能迎来中级反弹的起点。建议重点关注经济政策和经济基本面,这两大因素的转变有望成为突破发令枪。长城证券研报也指出,经济疲弱释放政策宽松空间,“财政发力+货币宽松”的组合拳有望持续,未来市场向上的概率大于向下。
具体操作上,业内人士建议,短期应控制仓位,跟随市场节奏和热点动向,以游击战方式参与主题投资和题材炒作,快进快出,高抛低吸。与此同时,将重点放在中长线布局,精选超跌优质品种逐步建仓,具备改革、重组、增持等利好预期的绩优蓝筹股以及成长龙头股是重点布局方向。
私募仍看好新兴产业成长股
黄莹颖
近期,市场逐步企稳,中小创的反弹力度可观。对于10月投资策略,部分私募人士指出,目前大盘是超跌反弹,并不是实际反转,市场信心仍较弱,修复仍需时间。未来仍看好新兴产业成长股。
反弹难变为反转
尽管近期市场出现较大反弹,但市场信心仍然脆弱。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只是反弹,趋势尚未清晰。掺杂太多人为因素短期走势看不太清,大部分人的操作策略取决于市场走势,这就是追涨杀跌的由来。
昭时投资执行合伙人李云峰认为,经过8月再一次探底后,市场迎来反弹机会,但市场信心仍然疲弱,筑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段过程。此次大盘企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美联储推迟加息,人民币逐步企稳;清理配资接近完毕,去杠杆所导致的被动杀跌动能衰竭。目前市场仍较为脆弱,长线资金在观望,更多是短期资金博弈,快进快出,市场信心的恢复有待于长线资金持续入场。
对于中小创的大幅领涨,瀚信资产董事长蒋国云指出,市场回到2013年的结构性行情是大概率事件。这样的行情会使研究能力强的机构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散户、没有研究能力的机构将逐渐在市场中被淘汰,普涨行情将结束。
此外,亦有私募认为长期看,恢复牛市可期。旭诚资产总经理陈赟认为,在消化了市场潜在风险因素,解决长期发展问题之后,随着改革的进程加快,通过时间的消化,资本市场信心将逐渐恢复,重新回归牛市通道。
新兴产业存机会
对于未来数月的投资,李云峰认为,中小创的反弹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超跌反弹。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大机会仍在新兴产业,但市场对此预期已经非常充分,具体反映在估值高企。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牛市行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消化估值。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必须严把估值,慢慢精选有业绩支撑的优质成长股做布局。看好具有确定成长性的行业,比如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此外,超跌的成长股也有较多机会,比如互联网消费、智能制造等。
业内人士指出,新的逻辑体系可能会聚焦于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等这一方向,着眼于切实的业绩增长。对于国企改革,有业内人士指出,国企改革呈现联动状态,关注与国企改革联动的油气改革、电力改革、军工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已经从之前持续两年的酝酿和预期阶段,进入逐步落地实施阶段。地方国企改革动作同样值得关注,9月以来上海已经陆续有5家上市公司有所动作。
部分券商人士建议精选优质个股紧盯主题投资
李超
部分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任务的情况下,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以起到短期内托底经济的作用。资本市场方面,A股主题投资活跃度将逐步上升,风险评价有望在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基础上改善,行业景气度将成为挑选个股的主要考虑因素。
稳增长有望加码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继续显效,投资面临的“人”和“钱”的约束在逐步缓解,经济增长有望回稳,预计GDP增长在7%左右,较三季度小幅回升,全年增长7%左右,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动力切换、结构转变、阶段更替和风险缓释的关键时期,新动力正在培育和形成,传统动力正在调整和衰减,中国经济还将在景气周期的阶段性底部延续一段时间。在新旧动力切换的关键期,政策要继续保持宽松取向,为经济新动力的成长和经济转型赢得时间,特别是要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任务。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不变,短期托底的政策取向也不会变。
民族证券分析师认为,8月价格数据符合预期,显示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的困扰,今后政策选择仍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在通胀回升、实际利率已为负值的背景下,仍将以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为主要目标。近期财政政策频繁发力,耗煤量、铁路货运等数据均有好转迹象,预计在基建项目的陆续开工以及基数效应共同作用下四季度PPI跌幅有望收窄,CPI将在2%-2.5%区间徘徊。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认为,中长期来看,过去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旧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减弱,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难以避免。短期因素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码,政策在打通资金进入实体的渠道上下工夫,简政放权、国企改革等改革措施释放政策红利,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短期内可能对经济起到一定托底作用,但难以拉动经济明显反弹。此外,实体经济风险积聚,不良压力下银行惜贷情绪依然较重。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大量资金缺乏好的投资方向,不断追高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加杠杆主体,资产匮乏的局面料将延续,“经济冷、金融热”的形态短期难以改变。
中航证券分析师符旸认为,政策面上的稳增长力度不能放松,货币宽松进程必将延续,财政力度也将在年内剩余几个月里不断发力。乐观情况下,经济在四季度能够阶段性企稳或小幅反弹,但趋势上仍处于增速下行趋势中。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认为,政策方面,全面宽松仍是一段时期内的政策主题。各项经济数据尚未显露改善迹象,金融市场震荡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加之市场对改革呼声不断走强,经济、股市以及改革都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保驾护航。预计工业生产及盈利状况最快于四季度企稳。同时,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企稳是大概率事件,至12月末跌幅有望显著收窄。四季度股市有望企稳回升,企业投资收益也将因此改善。
A股积极因素增多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认为,随着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叠加银行理财收益率缓慢下调,银行表内外综合负债成本有所下行。但目前利率债投资者结构有所改变,基金等交易性资金占比提升,意味着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对需求的影响力增加,投资者稳定性降低。无风险利率不具有大幅反弹的条件,短期内,股市资金回流后资产重配导致债券需求提升,资产短缺局面难以改变。若市场有技术性回调或是突发事件冲击,依然是介入的好机会。随着经济增速持续疲软,对于行业景气度的关注将成为挑选个股的主要考虑因素。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短期市场中的“筑底”已经体现了较多的积极因素,震荡筑底还需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未来的反弹需要将预期回报率降低,部分风险偏好修复的成长创新行业开始逐渐具备参与价值。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监管机构对于伞形信托等其他违规交易端口的清理及时、有效地管理了市场预期,整体市场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而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不加息后进一步稳固。A股风险偏好经历两波快速下降后将逐渐企稳,主题投资活跃度将逐步上升。
9月份美联储不加息为新兴经济体赢得了有利的时间窗口。中国稳增长政策加码将缓解全球通缩预期。8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5.9%,主要是加快部分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着力点体现在交运、节能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财政政策进一步转向积极,其发力效果可能在四季度即有体现,A股风险评价有望在此基础上改善。
(凤凰财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