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消费火爆共债问题显现 多头借贷风险难控
编者按 今年“双11”,信用消费火爆,在“买买买”的背后,也有不少消费者透支现金流,甚至在各现金贷平台多头举债,共债带来的风险开始显现。如何识别和控制这一风险?个人征信信息共享又到底难在哪里?“信联”将起到哪些作用?本报组织了相关报道。
在今年“双11”,京东和阿里巴巴的销售规模再创新高,其中不少来自京东白条和支付宝花呗调高的信用额度。同样,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在这一狂欢节中大放异彩。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消费者从不同平台的贷款超过了自己的现金流,会否产生风险隐患?特别是在现金贷盛行的当下,一些平台由于多头借贷产生的共债问题,也一再引发社会关注。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解决个人征信共享问题十分必要。
多头借贷风险难控
如今,贷款业务已经从传统商业银行蔓延扩展到现金贷平台,购物分期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已不是新鲜事。一般来说,同一借贷人在2家或者以上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需求的行为,被称为“多头借贷”。相关调查发现,小额现金贷人群中,有多头借贷行为的用户占比超过50%。
多头借贷为何盛行?“近年来,银行、电商、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推出了个人贷款业务,一方面为了客户流量变现,另一方面出于争夺客户、营销等目的,在授信额度、费率水平等方面,竞相给出优惠条件,特别是在行业起步阶段,平台可能更加看重短期内规模和流量的提升而忽略了风险。”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也指出,现金贷平台因其贷款标的额较小,准入门槛设置较低,想要获得贷款的个人只要信用记录满足要求,就能轻易地取得贷款。
多头借贷本身没有错,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杨东表示,一些多头借贷存在信用风险,比如借新还旧,同期大笔多头借贷。一般来说,当借贷人出现了多头借贷情况时,说明该借贷人资金需求出现了较大困难,有理由怀疑其还款能力。同时,还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可能。
“还可能导致坏账产生。”杨东表示,贷款平台往往会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记录、经济来源以及还款能力审核,在其还款能力范围之内对借款人发放贷款,必要时要求其提供担保。在多头借贷的情形下,贷款人取得超过其现金流、在其还款能力之外的贷款,一旦贷款人无法及时还款,就会有产生坏账的危险。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还指出,“多头借贷容易使得借款人过度消费,导致恶意欠款或者信贷违约,同时还容易产生暴力催收等恶性事件。”
各为其利“市场失灵”
为了防范网络借贷风险,四部门曾在2016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数据是各家现金贷平台及数据征信公司的核心资源,因此并不会随意共享,所以想要确切地知道投资者的重复借款情况有一定难度。”杨东表示,各现金贷平台对于投资者贷款资格的审核,往往只停留在其个人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静态信息,却无法获得其在其他平台的贷款情况等动态信息。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对处理个人信息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通过大数据可以从技术上有效地解决多头借贷出现的问题。杨东表示,大数据的优势很明显,它具有一个对所有人通用的结构,每个用户这些维度的数据都会被记录在表格中。不过,杨东指出大数据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仅是对世界的一个切片。张叶霞也指出,大数据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完全准确,归根结底还要看数据是否真实。“若借贷方提供的基础数据不真实,或者平台没有严格根据大数据收集的信息对借款方把控,而是依靠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方式开展业务,就没有达到大数据风控的初衷。”
周治翰表示,目前很多机构和平台所谓的大数据风控,由于数据量不足及模型运算不完善等原因,或许还不能准确判断风险。
市场化征信路在何方
在杨东看来,由于网贷信息不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现金贷平台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多头借贷现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那么,如何解决上述多头借贷以及相关风险问题?
杨东表示,短期来看,为了控制风险,贷款平台不仅要去查这类客户是否存在多头借贷的过往历史,还要去查这些人曾经借贷时所接触的行业。中长期来看,杨东认为可以监管科技实现现金贷有效治理,对于现金贷的监管也可以借鉴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进入实质筹备状态。“目前接入信联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局限于8家个人征信试点,还有一些其他具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杨东表示,信联的出现,打开了我国个人征信市场改革的一个口子,也是为个人征信行业的准入设置了一个标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