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3》作为一款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影《叶问3》存在的票房数据不实问题已被官方证实。《中国电影报》记者从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获悉,针对影片《叶问3》上映后媒体曝光的票房不实问题,经查,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据3月19日澎湃新闻)。
为什么要票房造假?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显然不大可能是为了获得年度票房冠军这样的荣誉。而且票房造假是有成本的,3.3%的营业税和5%的电影专项基金可是按照虚假的票房收取的。所以据壹佰金(www.yibaijin.com)小编了解,肯定是在其他方面大赚特赚了,才能干出这种既违规又赔钱的买卖。
前些日子,《好奇心日报》刊登了一个关于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背后内幕的报道,让壹佰金(www.yibaijin.com)小编了解到制片方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把这一切变成了一个金融游戏。文章介绍,电影的发行方大银幕是制作方快鹿旗下的公司,为电影开始保底发行的神开股份和十方控股也是由快鹿实际控制的,那些为《叶问3》发行P2P产品以及金融产品的各种理财公司也是快鹿实际控制的公司。光是以众筹的名义卖金融产品,就已经让电影回本了。商业评论人陈昌业撰文表示,“被注了水的票房,其作为资产被证券化,当然是泡沫资产,当然是空心化的资产。
《叶问3》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电影,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电影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投资大,周期长,票房走向也不好估计,一旦票房崩盘,就意味着资金链的断裂,所有的投入都会打水漂。为了规避这个风险,所以就有了水军,有了票房造假,有了对所谓“大IP”的疯抢。而和这些行为相比,拍一部好电影反而是最难掌控的环节。既然如此就把好掌控的做到位,把电影炒起来,等到观众们高呼上当的时候,票房已经上去了。
说起这个道理,讲的最清楚的,是刚刚夺取影史票房冠军的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里,打算东山再起的周星驰推出了一个爆款产品“爆浆撒尿牛丸”。他的盈利模式就是,先赚第一笔钱,然后开分店,然后上市,然后投资房地产,然后分拆,然后再上市,最后光吃股息都赚翻了。可惜他栽到了更阴险的对手手中。最终,少林十八铜人血的教训让他醒悟,没有真材实料,没有真情实感,你永远也无法成为真正的“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