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量价双降
近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延续了4月份的下滑态势,价值中枢不断下移;发行数量也逐次减少,但是,在存款实际已经“负利率”的情况下,较保守的投资者仍然首选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收益率重心不断下移
随着银行理财收益一路下滑,高收益理财产品越来越少,在收益超6%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淡出市场之后,4月份开始,收益超5%的产品也锐减。
市场人士认为,银行理财收益在经过近一年的持续下跌后,已经进入“3%时代”,随着收益中枢下移,高收益理财产品将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寻求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变少。
银率网数据显示,4月累计发行5342款理财产品,较上月减少7.71%,从产品收益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降至3.96%,较上月下降0.08个百分点,而外币理财收益更是大幅回落。
据统计,2016年1至4月份,仅有739款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含)。从月度发行量看,数量减少非常明显。其中1月共发行31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8%,2月共发行15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8%,3月共发行17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4%,4月共发行9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9%。
进入5月份以后,预期收益率超5%(含)的产品更加稀少,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5月上旬仅有26款收益超5%(含)的产品发行,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有16款,农村商业银行有6款,股份制银行有4款。
融360的分析则表明,近来收益率在3%至4%区间的产品数量首次超过了4%至5%区间的产品,今后产品的重心将逐渐向3%向4%之间转移。
外币理财热度下降
除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冷却”,外币理财热度也下降。4月外币理财产品累计发售12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1.64%,较上月下降0.16个百分点,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发行量为84款,较上月减少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70%,较上月下降0.01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美元年内加息延后和预期加息次数减少是美元理财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去年四季度以来,在美元加息的影响下,外币理财收益出现了近半年的反弹走势,随着美元加息预期降温,美元理财收益4月出现小幅回落,外币理财阶段性反弹或结束。
普益标准指出,债市去杠杆等监管导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了不利影响,预计未来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有下滑空间。
不过,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指出,央行公布的4月统计数据中,多项经济数据出现回落,货币政策与一季度相比,更趋稳健甚至有一定的收紧,据此预计二季度银行的资金面较一季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紧,市场利率或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银行理财收益将继续下跌,但空间将逐渐收窄。
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仍高
银率网统计显示,4月份有92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90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有5款产品出现本金亏损,全部为某外资银行产品。
“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十分吸引人,但其投资风险较大,到期难以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很高。”闫自杰指出,4月共有387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5.25%,较非结构性产品高出1.29个百分点。但从到期数据看,有90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平均实际到期收益率仅为2.1%。
闫自杰认为,年初以来,结构性产品不但月度不达标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多,而且每月都有亏损产品出现,值得引起投资者注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当前低收益、高风险时期,可主动降低收益预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本金安全。
“负利率”时代银行理财走俏
尽管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下行,仍然受到保守投资者的追捧,特别是在债市波动、信托产品收益降低、P2P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淘汰期等情况下,可以替代银行理财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少,一些追求高收益理财的投资者也转向银行理财。
兴业银行一位理财经理说,今年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走低,年初还有4.5%的,现在基本都在4%的边缘上徘徊。但是基本上每期产品都可以售罄,原来的客户一般会选择继续投资,还有些从P2P等渠道撤资回来做银行理财的。
另外,最近3个月的CPI都达到了2.3%,已经超过了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比活期就更高了,实际上在银行的存款都变成了“负利率”。有人计算过,如果在银行存10万元钱,按照1.75%的利率计算,一年后本息收入是101750元,而物价如果维持2.3%的涨幅,则一年后实际上需要102300元才能买到现在10万元的东西,相当于亏损了550元。
业内人士建议,普通市民可以购买国债或银行理财产品来跑赢CPI,平时的“活钱”则可以购买可以随时支取的货币基金、银行的现金宝等“准活期”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