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一降再降 银行理财还买吗?
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显得有些“逊色”。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呈下降趋势,已由年初的5%以上降到3%~4%,不及保险万能险等理财产品,这导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不过,作为长期受到国内居民青睐的资产配置产品,银行理财的配置需求在降低吗?
“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很好的现金替代品,作为专业的银行理财人士,建议今年投资战持有无风险资产要多一些,这样将来市场万一有反转机会,才能抓住投资机会。”光大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潘东称。
潘东认为,无论是机构还是中产阶层个人,今年起要改变之前的资产管理或者财富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由主动管理型转为打防御战,安全过冬。
买不买?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8月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02%,非保本型理财产品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2%,12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4%。较其他理财产品如保险万能险产品收益率明显较低。
而收益率较低,投资者投资热情自然下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正处于增速放缓的趋势。
中债登官网上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显示,2016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总体余额达到26.28万亿元,上半年增幅为11.83%。相比201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理财规模增长的3.5万亿元和4.9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的2.78万亿元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不过,在潘东看来,就个人投资而言,不管怎么配置,今年必须保证持有一定份额的现金资产,当然这不是说放一堆现金在家里,而是可以放点活期存款在银行。同时,具有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一个现金很好的替代品。由于当前市场较为动荡,持有现金,或现金替代品,将能有效把握市场机遇。
这实际上也是具有较高投资能力的投资者的普遍选择。据J.D. Power的研究发现,2014年~2016年,中国“大众客户”持有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数量略增;“潜在富裕客户”持有互联网理财产品数量则明显上升,原因就是“潜在富裕客户”理财积极,更能接受互联网上理财;然而“VIP客户”持有互联网理财产品数量却略降,这部分客户几乎没有受到互联网金融持有比率降低的影响,他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趣不增反降。
“VIP客户更偏爱银行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高级经理向经济观察报表示,随着手机银行更加智能,VIP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将更频繁。
买哪些?
“买银行理财的客户一般是风险厌恶者,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替代方案。”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认为,对于风险偏好不改变的客户,可以用时间换空间,选择长期的产品,这是因为长期产品比短期产品收益高,并且目前收益率下降是一个过程,投资者需要提前锁定收益,如果投资者可以承受较大风险,可以考虑布局长期的基金投资。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从风险等级角度来看,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应当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最低风险等级(即一级)的产品,适合所有的投资者购买,几乎等同于无风险产品。根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2015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一级与二级的理财产品占比近86%,风险等级为四级与五级的理财产品合计只有0.5%。可见总体来说,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以低风险产品为主,高风险产品占比很低,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整体较高。
但即使如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选择收益率与安全性相匹配的银行理财产品?潘东认为,不同的银行发的不同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完全不一样。首先要选择一家好的理财发行银行,这个特别重要,该行过去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水平是必须要考量的因素。其次,非标银行资产、债券型产品、货币市场产品等不同产品风险程度完全不同,如果是低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类固定收益产品,如果高风险投资者,可以购买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种产品结构复杂,风险较高,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都适合购买。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仍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