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巨头“深转型”:上演投资大戏 抢占市场份额
正逢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季,整个保险行业2015年的变化一目了然。保费端的关键词是转型,资产端的关键词是资产荒下广拓展。
近几日公布业绩的保险公司代表了保险行业的一面,即保险“航母”们纷纷选择深化转型,稳健投资,而保险行业的另一边则是中小公司大干快上,抢占市场份额。
在近日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表示,争取2016年期缴保费收入超过趸缴保费收入;3月29日晚间刚刚发布年报的新华保险,关键词亦有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一项,其营销员渠道及服务经营渠道交费期为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占比稳步提升,健康险和传统险业务协调发展;3月28日晚间公布年度业绩报告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下称“中国人保”)亦在健康险上屡有突破。
2015年的投资收益和行业大趋势一样,非常亮眼。而资产荒下如何开拓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也成为保险公司资产端的主题。
产品端:深转型
埋头几年的结构调整和转型,让几家大险企开始初尝甜头。
在中国人寿2015年业绩说明会上,林岱仁称,2016年公司业务将会出现很大变化。年报显示,2015年中国人寿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2.20%,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为52.64%。林岱仁称,2016年有望继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新单保费中,期交有望达700亿元,趸交为651亿元。
年报显示,2015年,新华保险实现寿险业务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 1.8%;其中新单保费收入523.39亿元,同比增长18.7%;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67.65亿元,同比增长40.4%。
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里,保险业正处在历史上盈利最好的阶段。从年报披露数据来看,中国太保以60%的净利润增速领先。有分析称,在寿险方面,尽管几大巨头都录得了千亿元级别的保费收入,但其增速远远低于行业水准,而巨头们的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
这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转型不无关系。2015年,保险行业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小寿险公司增长高于行业3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行业高速增长引擎。不过,近日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则可能将改变目前市场不健康的发展状况,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超过限额的保险公司应立即停止销售。
投资端:广拓展
保险资金正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几笔重磅的并购案后,全世界都知晓了中国的保险资金这一名头。
从2015年的投资业绩来看,上市保险公司成果斐然。从总投资收益率来看,均在6%以上。分别为中国平安为7.8%、新华保险7.5%、中国人保7.3%、中国太保7.3%、中国人寿6.24%。去年保险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
从投资大类结构来看,从投资资产比例来看,中国太保2015年末的权益投资占比为14.4%,低于中国平安的16.2%、中国人寿的17.99%及新华保险的18%,其中股票占投资资产的比例仅为3.9%,大幅低于中国平安期末的7.2%。
另类投资的上升则成为大趋势,截至2015年末,中国太保对于包括理财产品、基础设施计划、信托集合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内的非标资产投资余额为1030.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达到12.1%。新华保险的信托计划、债权计划及资产支持计划占比达到了15.6%。
中国人保方面,资产管理分部在传统股权、债权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模式。资产管理分部全年股权计划产品注册规模56亿元,居行业第二位;债权计划产品注册规模人民币228.30亿元,居行业第三位;资产支持计划注册规模人民币35亿元。人保资产受托的第三方及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快速增长95.7%为2094.65亿元。
针对2016年人保的资产配置策略,人保资产副总裁王小青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保险资金的运用压力确实变大,人保会坚持“稳健为主”的原则,选取优质标的资产进行投资。
另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9月底,2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6家养老险公司通过专户和产品方式,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共计人民币10.54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约8.11万亿元,占76.94%,占全行业总资产的78.01%;非保险资金约人民币2.43万亿元,占23.06%。还有一类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正按照市场化理念和模式塑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