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拟六措并举扩大利用外资 继续放宽准入限制
商务部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88家,同比下降1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6.3亿元(折合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今年前两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96家,同比下降11.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18.8亿元(折合22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继续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涨幅较高。1至2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91亿元(折合61.8亿美元),同比下降14.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27.6%。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91.6亿元(折合142.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2.8%。其中,高技术服务业保持增长,实际使用外资159.1亿元(折合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6%,占服务业(扣除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2.5%。
此外,中西部地区合同外资大幅增长。1至2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98亿元(折15.4亿美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增幅5.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外资并购交易日趋活跃。1至2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9家,同比下降5.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9.2亿元(折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并购在实际使用外资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6%上升到2016年的28.1%。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前景不容乐观,我们也难免受到波及。”沈丹阳表示,实际上,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攀升,我国传统引资优势逐步削弱,而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加大引资优惠力度,新形势对我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出了新挑战。
沈丹阳强调,尽管面临新挑战,但对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使我国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仍然充满信心。
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并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显示,2016年和2017年中国继续被列为最具前景的投资目的国首位。中国美国商会调查、中国欧盟商会、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也表明,大多数受访企业对中国市场继续保持乐观态度。
事实上,随着我国要素成本的上升,伴随经济结构的转型,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相比起低成本,他们现在更加看重的是完善的产业配套、创新人才和智力资本,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
韩国人参科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去年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韩资公司,其公司董事长金福得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放缓,但他看到中国和韩国经济依然充满发展动力,他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尤其是中韩自贸区协定的签署,将为更多韩国企业带来机遇。
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时至今日,我国引进外资的理论基础已不再是弥补资金短缺的“两缺口理论”了,而是引进优质要素论和相互投资论。我国利用外资已经进入一个“选择性的,平等性的,综合商务成本优势弱化、新优势正在培育中”的阶段。“我国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变为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外国企业在实施全球投资布局时必然会到中国来。只要你的市场是开放的,你不请它们都会来。”
沈丹阳表示,商务部接下来将会推动放宽投资准入、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创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和按照国际高标准改善投资环境等“六措并举”。
比如,将继续推动放宽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推动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各项措施,做好内地对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拓展服务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创新内陆沿边开放模式,加快内陆沿边沿海“三互”大通关建设,支持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还会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