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利倒逼金融市场化改革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实施紧缩政策以来,银行疯狂发行理财产品,在变相揽储的同时,其隐形收费也不菲。
不过,在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看来,“银行业利润激增源于垄断,由此导致市场不充分竞争,使得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反方
万亿利润大头都给政府拿走
不过,面对上述指责,银行界人士坐不住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用‘暴利’这个词恐怕有些过分了。”他认为,经济周期的调整左右着银行利润的增长。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银行业利润没有和工业企业背离,而且银行利润来自规模扩张,而不是价格提高。
在3月10日的全国政协经济组小组讨论会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向媒体解释称,“银行每年新增贷款7万亿,要按12.5%资本充足率,银行一年的利润才1万亿,8000亿补充资本金了,剩下的还有分红还有成本,大头都给政府拿走了!”
李若谷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的赞同。杨再平表示,银行资本充足,有足够的拨备,行业就能保持稳定,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好事。“金融危机后,美国为救助银行花了7万多亿美元,相当于它一年GDP的一半。我国的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问题,为救助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又相继注入五六百亿的外汇储备充实子资本金,以后实际上还有很多的注入。”他认为,反观当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便不需要纳税人拿钱了。
杨再平也否认银行业比其他行业利润高,“《财富中国》500强里边ROE排名最前面的40家企业,没有一家是银行。”他还列举数据称,2011年,烟草行业的ROE是22.8,银行业的是20.4,证明陈永杰的计算方式有误。
不仅“暴利说”遭到驳斥,连“净利差”与“手续费”这两项在质疑者看来是导致“暴利”形成的盈利模式,也一一被银行业界人士所否认。
“说银行‘在高利差的金山上躺着也赚钱’都是不太了解情况的说法。”工行行长杨凯生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银行的利差甚至是偏低的。
“‘银行暴利说’本身带有感情色彩。”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向记者表示,杨凯生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目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在3%左右。具体而言,中、农、工、建等国有银行相对低一些,一般在2.5%左右;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普遍高一些,一般在3%以上;而从国际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净息差水平比中国高,如美国、意大利的长期平均净息差为3.98%、3.49%。
另外,对于手续费,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认为,虽然增速快,但这恰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这部分收入之前的基数太小了。
改革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允许竞争
对此,吴晓灵强调,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银行利润。“不过,人们的批评不无益处,它迫使银行业决策者认真考虑改革的深化。”
“首先,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陈永杰这样支招。据介绍,采取单边加息,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在他看来,贷款利率不动,就能够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
陈永杰还认为,必须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单边加息是短期政策,而利率市场化这个问题不解决,银行业暴利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他分析称。
“在我国间接融资主导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格局下,采取单边或双边加减息的方式缩减银行盈利是可行的。”尽管郭田勇认为,利差高并不是我国银行业高盈利的首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采取缩利差的方式来削减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