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布局金融科技 光大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
近日,光大银行公布2018年经营业绩。根据年报,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和拨备前净利润增速位居前列,各项数据较往年有大幅改善,行业竞争力提升明显。
具体来看,2018年,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比上年增长20.03%,创下了六年来最好的水平;拨备前营业利润766.3亿元,同比增长25.32%;净利润3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不良贷款1.59%,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2.41%,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表示,光大银行将突出财富管理特色,希望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光大银行打造成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同时,光大银行提出了“数字光大”的目标,要以科技实力推动价值创造。
发力“大财富”管理
李晓鹏表示,未来,光大银行决定突出财富管理特色,希望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光大银行打造成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据介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为高净值个人和家庭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光大银行提出的大财富管理概念,具有“大”“真”“新”的特点,将财富管理推进到3.0阶段。“大”,是指财富管理的客户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个人客户,也涵盖了公司客户、机构客户和政府客户,同时产品更加多元。“真”,是指回归财富管理的本源,坚持产品创设发行真实、投资管理真实、风险收益真实。“新”,是指财富管理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
事实上,2018年,光大银行已经在打造3.0版财富管理上做了积极探索:一是在资管、托管、代理、投行、贸金、信用卡等六大业务领域重点发力,打造品牌鲜明、客户认同、市场领先的财富管理产品,如云缴费、汽车全程通、出国金融、阳光财汇盈等“名品”,在市场上集中树立“阳光财富”品牌;二是构建财富E-SBU生态圈,以生态圈来拓展财富管理的服务空间;三是着力培养高水平的财富管理人才队伍,提升财富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四是加强财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数据治理,提升智能投顾水平。
科技推动“数字光大”
2018年光大银行财富管理银行理财业务在产品净值化、投研专业化、风控全面化、基础设施科技化等方面进行了摸索和调整,其转型路径及发展策略更为明确,成为助力“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发展的样本。
李晓鹏表示,要将光大银行打造成一家科技银行,将金融科技创新转化为业务成果。“不少银行都在做科技,但是科技不单纯是一个概念,关键在于落地和支撑银行的长远目标。”他指出,光大银行提出了“数字光大”的目标,要以科技实力推动价值创造,并实现“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光大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大脑、两大平台、三项能力”的全方位金融科技体系,并通过该体系逐渐实现服务移动化、平台生态化、获客场景化、风控数据化和系统开发化。
所谓的“一个大脑”就是数字化大脑,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市场拓展都建立在数据基础上,银行运用数字技术改进经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推进产品创设,实现智能服务。“两大平台”即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三项能力”即自主研发能力、安全运营能力和开放协同能力。其中,涉及沉淀公共技术自主研发、规范流程制定标准、连接互联网场景赋能产融等多个方面。
同时,光大银行在业务层面的价值也不断显现。李晓鹏表示,在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引入人工智能后,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体验有了明显提升。年度活跃用户数达2000万户,月活客户增幅超过100%。在风险控制方面,光大银行建立了大数据风控团队,全面推进大数据风控模型建设。
深耕云缴费“试验田”
在光大银行打造“数字光大”的背后,云缴费无疑是该行战略转型中的一块重要“试验田”。经过了10年的发展,云缴费已成为中国便民缴费行业的领军者和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也是光大银行普惠便民服务的核心基础业务之一。
据了解,2018年云缴费业务加快了发展步伐,“一年增出九年量”。目前,在基础民生服务方面,云缴费的电费服务已覆盖中国境内全部省级行政区,地级市覆盖率达到100%;水费服务覆盖全国216个地级市;燃气费服务覆盖全国225个地级市。
同时,云缴费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已延伸至水、电、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民生服务之外的政府平台和行业客户,陆续推出了交通云、租房云、物业云、教育云、医疗云、非税云等各类子平台,还提供了平台管理及缴费衍生服务。
数据显示,2018年云缴费的缴费金额达2063亿元,接入项目总量达4041项,缴费用户达2.53亿户,手续费收入达到了1.59亿元。
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光大银行已经将云缴费平台打造成了一个便民服务和普惠金融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将金融、生活和服务三者连接,形成一个覆盖面极广的生态圈。“未来银行将依托光大集团的海外战略,将云缴费对接并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民生,逐步拓展海外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