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 产品收益莫名蒸发

2012-02-29 23:06:40来源:[!--befrom--]
字号  

2月10日发放的“乾元—私享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其产品说明书显示“产品拟投资的资产组合预期年化净收益率为5.7%-6.8%,扣除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后,在投资于基础资产的本金和获得收益按时足额回收的情况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记者在说明书上发现:产品销售费率为0.20%/年,产品托管费率为0.05%/年。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笔固定的收费外,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应该为5.45%至6.55%之间,按照说明书中提示的4.7%的收益率来计算,有一笔0.7%至1.75%的费用不翼而飞。但建行并未在说明书中注明该费用的去处。

  针对莫名蒸发的收益,记者向建行双楠支行的客户人员提出疑问,该人员却建议记者找其他人员咨询:“我不是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会进行解释。”记者针对该问题咨询了4-5个建行工作人员,他们均以自己“非理财经理”或“不是负责该产品的销售人员”为由而拒绝解释。就在记者打算离开的时候,该行一位大堂服务人员随口说了一句:“客户一般只关心到手的收益,谁关心费率啊。”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理财产品内外有别?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理财产品收益率内外有别。针对同一款理财产品,银行员工获得6%的收益率,而投资者仅获5.7%的收益。“因为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是扣除了手续费的,员工可能免除了手续费,所以才比投资者多收益了0.3%。”据该知情人士表示,“有的银行员工最终还获得了比6%收益率更高的收益。可能是收益超出了预期,所以分了一些给员工。”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金融投资报》记者就该问题致电了成都数家银行,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这回事”。仅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银行员工并没有收益率上的优惠,但对理财产品内部的运行情况比较了解,会对新产品的认知度高些,所以在选择产品上更有优势。”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记者同时就该问题采访了数位投资者,投资者无一例外的表示惊讶。“理财产品的各种费率好像都是我们在出,如果银行员工购买产品不收手续费,是不是这些费用都平摊到了投资者身上?”长期购买建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张女士充满疑问,“我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从来都没有看过说明书,都是专业术语,看不懂。就算帮人家出了钱也不知道。”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交通银行客服代表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我们行有托管费、手续费,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行替客户付的。理财产品的各种费率,我们一直没收。”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8PQ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上一篇:19家上市公司掷44亿买银行理财品 风险不容忽视
下一篇:浦发银行推出“同享盈”女性专属理财产品

相关新闻

人气排行榜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