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年中考”,破5%理财产品重现市场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
备战“年中考”,破5%理财产品重现市场
“没想到最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这么高,最新一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5%了,可惜手中的产品还没有到期,错过了投资好时机。”市民张先生说。
进入6月份,在央行MPA考核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压力下,金融市场资金利率又开始明显上升。银行的年中大考在即,各家银行不断推出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同时上调贷款利率,有意扎紧钱袋子。加之近来资金利率中枢节节攀升,目前银行在售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全线走高,久违的破5%产品再度归来。
郑报融媒记者 倪子
高收益理财产品强势回归
尽管离6月底年中考核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郑州各大银行备战“年中考”的大戏却早已拉开帷幕。其中,广受老百姓熟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不少市民赶在月末前购买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
在陇海路一家银行网点内,抢购理财产品的市民排起了长队。临近年中,这家银行发行了好几款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5%。已经排队近20分钟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对比了好几家银行,这家银行给出的利率相对较高,就算排队也希望能购买到。
6月末历来是银行“中考”节点,各家银行对现金的紧迫感比任何时候都高。进入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是节节攀高。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0%,创今年最高收益水平。
随着资金利率中枢节节攀升,银行希望用理财产品储备流动性,一路调高产品收益率。目前,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升至近21个月来的新高。从各行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在售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达5%以上,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从6月1日开始,不少银行陆续将产品预期收益率调高至5%以上,期限主要集中在一个月至半年,为了招揽客户,很多产品是新客专享,认购起点仅为5万元,全渠道销售。”一位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介绍说,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信息仅在6月上旬有效,目的就是提前储备流动性,各行会视自身资金状况进行调整,如果压力不减,20日左右会出现又一波上浮调整。
专属理财产品博市民眼球
在银行“备考期”内,产品收益回调是小概率事件。而该银行人士所言的新客专享产品则是眼下理财争夺战中,各行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各类专属产品。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银行相继推出自己的创新型理财产品,例如新客户专享类产品和节假日产品等。各类型银行均有涉足,目前来看,市场反响不俗。”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节假日理财产品还是新客户专享理财产品,均是从产品设计层面进行的创新性包装,因此在资产投向上与常规产品相似,但从收益角度,这类产品的平均收益均高于全市场产品,有着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收益较高的专属产品为新客户专享类产品,面向从未在该行购买过理财产品的客户推出。从投资者角度,选择银行购买此类产品时,可更多地关注中小银行的相关产品。通过观察4月及5月的新客理财数据可知,大型银行的平均收益与市场平均收益相仿,仅为4.17%,但中小银行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82%,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部分银行推出的新客户专享系列产品平均收益达5%,其中投资期限为90天的产品收益更是高达5.05%。
从后市来看,即便银行顺利跨过年中时点,只要流动性吃紧的局面未改,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将继续维持高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金融领域持续控风险、去杠杆的背景下,短期内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紧的态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总体来看,市场流动性可能短中期内都将处于小幅收紧的状态。
谨慎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
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当下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怎样买到安全靠谱并且收益率不是太低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收益一直在上涨,6月底应该会更高,要不要等等再买?
对此,业内人士提出4点建议:第一,风险等级为2级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性价比较高,值得购买。虽然风险等级为2级的理财产品不保本,但也非常安全,拿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在99%以上,即使个别产品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但也不会差很远。
第二,结构性理财产品少碰。投资者一般不会主动去购买结构性理财,但高达7%、8%的收益还是会诱惑投资者,这些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大多数都是结构性理财,希望投资者要谨慎对待。
第三,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净值型理财。净值型理财可以提前支取,风险等级在2级或以下的都比较可靠。收益率虽不是固定的,但会定期披露产品净值,与基金较为相似,可以提前赎回,提前支取的手续费不高,超过一定期限(如一年)赎回可以免手续费。
第四,买理财产品别等。虽然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在上涨,但其实涨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大,与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相比涨幅就小多了。如果等等再买就会造成资金站岗问题,而且理财收益也并没有涨很多,一个银行的同类理财产品收益一个月可能只涨0.1%。
买高收益产品谨防“陷阱”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高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还是要多留一些心眼。不要一看到高收益就被蒙蔽了双眼,银行中大多数理财产品承诺的是预期收益,最终的收益却不得而知。
近期多数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都是银行同业存款,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比较大。确认保本类理财产品有一个要点就是产品说明书上明确注明“保本”二字。另外,投资者还需提防银行的“假理财”。银行在售理财产品通常有3种来源,第一种是银行自行设计和推出的产品,由于银行具备更高的风险防控能力,投资方向多为银行间拆借、票据业务等,相对而言更具保障性,此类产品的风险较小。第二种是银行购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收益波动较大,尤其是在如今股市起伏较大的情况下,风险较高。第三种就是代理产品了。这也是投资人最应该注意和提防的。
“有些银行员工会铤而走险,私自与第三方理财公司达成协议,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这在业内被称为‘飞单’。”业内人士表示,与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飞单”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承诺收益率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但是,由于出售“飞单”产品一般是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银行一般不承担相关责任,一旦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投资者维权可谓难上加难。
■相关链接
如何正确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一、收益型
在个人理财中,注重收益的人群属于“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高收益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此外,一些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可以作为配置。
二、稳健型
相对于看中收益的投资者,稳健型的投资者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那么,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自然成为这类客户的首选。
三、流动型
对于投资人而言,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也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必须要再三衡量的。从流动性的角度衡量,一般产品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是比较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