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出击设置密码 还是被动等待“盗刷通知”?
主持人:郭廷炜
多一道密码就多一道屏障
信用卡到底是设密码安全还是不设密码更安全?前两天,当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位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业内人士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设密码安全。”
这位业内人士解释说,签名的确比密码更能保证是本人的消费,但是所谓签名比密码更安全,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银行的“失卡保障”能够对无密码的签名行用卡挂失前的损失做无条件、不打折扣的完全赔付。在国外,对于已经认定的盗刷金额,银行和保险公司确实都是全额赔付的。然而,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是保险并不“给力”,银行的“失卡保障”对于损失的赔付是有最高限额的,通常在1万至5万元之间,如果你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较高,被人刷了10万元,银行最多也就能赔5万元。而且,持卡人必须先还款、先报案,报案后必须经过银行确认是盗刷,才能获得赔偿。
多一道密码,毕竟多了一道屏障。就信用卡丢失这样的事件来说,别人可以把卡捡走,却无法得知密码是多少,盗刷的可能性肯定比不设密码的概率要小得多。再说,不少银行卡都可以提供密码和签名的双重服务,这样一来,虽然消费时可能需要的手续多一道,但是相当于给自己的信用卡上了“双保险”。
“不管怎么说,用贷记卡消费才是王道。”这位业内人士笑称,如果被盗刷的是借记卡,那么钱肯定是追讨不回来的;而用贷记卡消费的话,首先损失的是银行的钱,持卡人可以通过拒付、举证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过去的信用卡盗刷案例来看,无论案件侦破还是没有侦破,持卡人都不可能完全没有损失,作为持卡人,由于未尽妥善保管义务、未及时挂失等过错,通常都要自行承担三成至五成左右的损失。所以作为持卡人,首先还是要看管好自己的信用卡。
其实很多消费者担心的除了卡片丢失,还有更可怕的“复制卡”问题。有消费者反映,磁条卡极其容易遭受复制,设了密码后,如果遇到被改造过的pos机器,或者被动了手脚的ATM机,轻易就能获得信用卡背面磁条上的卡号信息,立刻就能克隆出一张磁条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使用签名+密码的“双保险”之外,就得寄希望于即将普及的金融IC卡了,由于存储介质是芯片,一张IC卡就如同一台微型计算机,这种芯片卡的复制难度要比磁条卡大得多。而据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相关文件,2015年起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这意味着传统的磁条卡在三年之后将退出市场。希望到那个时候,关于“复制卡”的担心都能烟消云散。记者周喆
不该有“鸵鸟心态”
这些天,信用卡使用的安全问题又再次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在我这个任何账户都主动设有密码的人看来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刷卡消费当然得有密码咯,毕竟是涉及自己的财务问题,无论如何,多一道枷锁总比少一道好。但是与身边朋友聊天时才发现,原来不设密码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