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正名:理财品八成获正收益 莫盯个别现象
渣打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渣打中国共发行理财产品354款,在到期的254款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有235款;亏损产品仅为3款
去年开始,一直头顶理财“光环”的外资行,被接二连三的质疑拉下神坛。
“渣打银行理财品一年亏八成、花期银行某系列理财产品自成立之初至今累计收益率低至-50.17%,居亏损前列……”从2011年至今,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巨亏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多家银行遭投资者投诉,更有银行被投资者诉诸法律。
一方面是自诩投资理财经验“名声在外”,另一方面却是不断见诸报端的“愤然控诉”,在充斥媒体的质疑声中,外资行的真实面目,似乎被渐渐掩盖。
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2011年外资行共发行922款银行理财产品。在银率网统计的公布到期收益的320款理财产品中,2款负收益,14款零收益,38款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这表明,去年外资行理财产品八成获得正收益。
“目前亏损的外资行理财产品大部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发行的时间大部分是在2007年,属于发行期限比较长的产品。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另一方面挂钩海外基金,设计比较复杂,因此会出现很多亏损的情况。”分析人士指出。
“很多质疑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那种出现了巨亏的理财产品,都是风险系数很高的产品,适合的人群也是高风险的人群。其实,外资行除了这些产品以外,还有很多适合不同人群的产品,收益率也不错,主要是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推荐购买理财产品。”一位外资行的理财顾问告诉记者。
渣打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1年渣打中国共发行理财产品354款,在到期的254款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有235款;到期产品中,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为7款,其中亏损产品仅为3款,其余为无预期收益率产品。
记者体验:
外资中资“味不同”
“我们银行主要是更倾向于客户整体的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有保本的产品和非保本的产品。在此之前我们会对您的风险投资进行测评,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收益能力,来给您推荐产品。”一位外资行理财顾问对本报记者说。
记者同样走访了几家中资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中资行的理财产品大多以“稳”字当先,“我们这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5.1%,虽然不承诺保本,但是我们的产品是以给央企的贷款为主,而且我们做了那么多期,都没有出现过问题,所以收益率方面您不用担心。”
而外资行更多的强调资产的分配和风险分担,“我们也有很多基金的产品,除了保本的以外,如果您有20万的话,我们就建议您配置几款产品,包括配合非保本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收益率,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高风险背后是高收益。就如中资行的很多理财产品,去年大概平均收益率在5%左右,对于对抗CPI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花旗银行理财顾问告诉记者。“当然前提是我们会先给您做风险评估,了解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给您推荐产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王增武博士认为,中外资银行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相比之下,外资银行设计的产品以高风险、高收益为主;中资银行设计的产品除了占据少数比例的证券投资基金类产品以外,以风险较低、收益稳健为主,这是由于外资银行与境外机构关系密切,可以做一些对手交易,中资银行在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上也有先天优势。
媒体炮轰:
外资行堪称“绞肉机”
从去年开始,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多家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开始遭遇接连不断的质疑,“负收益”、“巨亏”等斥责屡见报端。
虽然有媒体曾就亏损的原因进行过客观的分析,可依然难以抵挡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投资者在听到外资行理财的时候,都表示出疑虑。“现在爆出的那么多亏损的案例都是外资行的,所以我还是稳妥一点,选择中资行的一些收益率比较有保证的理财产品比较好。”一位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多位受访者在提及是否会考虑购买外资行理财产品的时候,表示“不太了解,不愿尝试。”
据银率网统计,2011年到期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较严重的均为结构性产品。目前市场上曝出外资银行涉及巨额亏损的产品一类为Accumulator(累计期权)类产品。购买这种产品的投资者主要为机构以及资产净值较高的个人投资者(如私人银行的客户),而在外资银行的零售业务部门,这类产品并不常见。这类产品的亏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另一方面在于产品的设计本身。
另一类为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海外基金,目前媒体报道中提到的这类产品亏损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上所见到的大部分海外基金是开放式的,在市场下跌时是可以止损的,而这类产品巨额亏损的原因在于没有及时止损。